?投稿及合作或者Dffer
近日,全国进入高温模式,多省市气温在四十度边缘,个别地区已经突破40度高温。长期在户外以及高温环境工作的群体,中暑的几率极大增加。
中暑是指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中、或在炎热环境中进行体力活动引起机体体温调节功能紊乱所致的一组临床症候群,以高热、皮肤干燥以及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为特征。核心体温达41℃是预后严重不良的指征,体温超过40℃的严重中暑病死率为41.7%,若超过42℃,病死率为81.3%。
正常人的体温一般恒定在37℃左右,这是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的作用下机体产热与散热平衡的结果。
热直接作用于细胞膜或细胞内结构,分子间结构有改变,线粒体可有变性。病理解剖的主要变化是广泛的细胞变性或坏死,全身各器官有多发性大小不等的出血和淤血。由于广泛的细胞坏死,临床上可有多种血清酶的升高,包括ALT、AST、LDH、CPK等,它们的释放可来自肝脏、骨骼肌、心肌、肾脏、肺脏等。
根据发病季节、高温环境和临床表现一般诊断不难,但老年人中暑表现可不典型,应予重视。热射病应与乙型脑炎、中毒性菌痢等鉴别;热衰竭应与内出血、低血糖昏迷、败血症高热昏迷、肝昏迷、尿毒症昏迷等鉴别;热痉挛腹痛时应作急腹症的鉴别诊断。
国外许多学者,根据患者发病前是否有过过度体力活动面将热射病分为劳累型热射病(exertionalheatstroke)和典型热射病(classicalheatstroke),
(一)热痉挛
特点为短暂的、间歇的、剧烈的痉挛性疼痛,往往发生在剧烈运动时或以后。痉挛以四肢、咀嚼肌、腹肌为多见,呈对称性,时发时愈,轻时不影响工作,重时疼痛难忍。体温多正常。胃肠道平滑肌痉挛时有急腹症样表现。多发生于运动员或新兵在烈日下训练时。
(二)热衰竭
又称热虚脱或热衰弱,这可能是最常见的一种重度中暑。多见于老年人及热适应欠佳者。在发病之前常有软弱、疲劳、口渴、头痛、厌食、恶心呕吐、眩晕等症状出现。急性发病期,病人面色灰白,皮肤湿冷、瞳孔扩大,血压低,脉搏快。这种表现与典型的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相似。与热痉挛的区别主要为全身症状明显,且无明显脱水表现,尿量及汗量正常。
(三)热射病
典型的表现是高热、无汗、昏迷,是真正的内科急诊之一,多发生于老年、体弱及有慢性疾病患者,先出现头晕、乏力、少汗等,继而体温骤升达40℃以上,出现嗜睡、昏迷等神经症状及脉快,血压下降。严重病人出现休克、心力衰竭、肺水肿、脑水肿、肝肾功能衰谒等。
在没有戴帽或太阳伞等防护措施的情况下,头部直接受到日光曝晒或强烈的热辐射,病人出现头痛、耳鸣、眼花,随后转为呕吐、谵妄、昏迷等,称为日射病(sunstroke),属热射病的特殊类型。
现场处理:
先兆中暑及轻症中暑一般脱离高温环境、口服凉盐水和休息后30分钟到数小时症状缓解。重症中暑者迅速转移到阴凉通风或带空调的房间,神志清醒时可口服清凉含盐饮料。神志不清者可用湿冷毛巾放于前额、腋下及腹股沟等处,或去衣,冷水擦浴以暂时降温,医院。
药物降温:
①氯丙嗪有调节体温中枢、扩张血管,松弛肌肉,降低氧耗的功能,常用于协助物理降温(呼吸衰竭者慎用)。25-50mg加入ml补液中静滴1-2小时,用药过程中应监测血压,血压下降时应慢滴或停药,血压明显下降时需用升压药。非那根25-50mg可与氯丙嗪合用。②地塞米松有降温作用较快,还可维持血压和防止休克。无合并溃疡病及严重感染时可10mg静注,根据病情半小时后可重复一次。
确保良好的呼吸、循环
如有条件,保持病人呼吸道通畅,并给予吸氧。合理应用升压药、补充血容量、纠正酸中毒、应用强心药等是治疗中暑并发严重休克和循环衰竭的基本措施。
以上救治措施皆为缓解措施,如病情过于严重,可在做过基医院急救。
来源:中华重症医学,并进行添加整理。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