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薇治疗白癜风 http://m.39.net/pf/a_4572208.html
入伏了,意味着“高温、高湿、高热”的三伏天已经到来。由于气温的节节攀升,各种疾病更容易威胁到人们的身体健康。与平时相比,中暑的、发烧的、腹泻的,还有突发心脏病、脑血管病的病人增加了……那么,入伏后应该如何养生呢?
入伏是什么意思“入伏”。伏是隐藏的意思,据《史记》文字记载,“伏者,隐伏避盛夏也”。“三伏”是指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统称,大约在7月中旬到8月中旬这一段时间。中国古代创立的农历是用天干、地支排列年、月、日的,天干由: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个字组成,地支由: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个字组成。按规定,从“夏至”日开始算起的第3个“庚日”为入伏,并作为“头伏”的第1天,第4个“庚日”定为“中伏”第一天;从“立秋”开始算起的第1个“庚日”为“末伏”的始日,第2个庚日定为出伏,即伏天结束。入伏时间怎么传统的计算伏天的方法是从夏至开始,依照干、支纪日的排列,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那么,年什么时候入伏?我们可以计算出。
初伏:7月17日-7月26日;中伏:7月27日-8月15日;末伏:8月16日-8月25日。
入伏吃什么北方的习俗是“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今天入伏,应该吃饺子。传统的入伏推算方法规定,夏至以后的第三个庚日、第四个庚日分别为初伏和中伏的开始日期,立秋以后的第一个庚日为末伏的第一天。今年初伏、中伏、末伏开始的时间是7月17日、7月27日和8月15日,8月25日出伏,共40天。
“伏”,是指“藏伏”,也就是“避暑”之意。过去生活贫苦,人们度过伏天的办法,无非是减少外出以避暑气,再应着时令为自己找点口福。虽然“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的习俗一直延续至今,但这些已不再是奢侈的美味了。不过,老习俗中的一些科学道理是值得我们借鉴学习的。通常来说,入伏的时候,恰是麦收不足一个月的时候,家家谷满仓,人们利用这个机会,打打牙祭,吃顿白面,饺子又是平时难见的上品,更重要的是,饺子在传统习俗里正是开胃解馋的食物。这就是人们为什么要在伏天吃这些食物的缘故。入伏身体注意这几件“防暑药”随身带
步入三伏天,中暑也进入高发期。高温、湿度过大、通风不畅、劳动强度过大是中暑的主要原因,而过度疲劳、睡眠不足、体弱、肥胖也易诱发中暑。中暑一般表现为头痛、头昏、恶心、呕吐等,还有可能出现高热等症状,严重者可昏迷或死亡。
在高温环境下,要特别重视防暑降温,尤其高温下的作业人员要做好个人防护,多饮用含盐饮料,补充水分和营养。一旦发现有人中暑,应立即将其移到通风、阴凉、干燥的地方,使其仰卧。如果中暑症状比较严重,出现虚脱、昏迷,可掐人中帮其恢复知觉,同时拨打急救电话,医院。另外,家庭中还可常备一些藿香正气水、十滴水等防暑解暑、调理肠胃的中成药,以防万一。
“空调房”别久留
酷暑盛夏,不少人喜欢整天待在空调屋里。但空调室内的空气与外界几乎隔绝,氧气得不到补充,人体便会缺氧,从而导致人体器官不能正常工作,引起内分泌紊乱。此外,空调冷风会使人体表面的毛孔收缩,不能正常排汗,一旦周围环境温度发生变化,也会引起内分泌紊乱,其症状主要表现为头晕、发热、盗汗、身子发虚等,大家往往将“空调病”误认为感冒。
因此,天热不可贪凉,空调温度不可调得过低,26℃—28℃是比较合适的温度。要避免长时间处于空调环境中,以及大汗淋漓地进屋后直接跑到空调下面直吹。
入伏后“管住嘴”
三伏天温度高、湿度大,成了细菌和霉菌的“乐园”。在微生物繁殖较快的夏季,大家需格外当心“吃坏肚子”,即食物中毒。患者可先观察病情,如果腹泻次数较多,可在温水中放一些盐和糖,防止脱水。若情况没有缓解或更趋严重,医院就诊。
此外,冰冷饮品可使人体的胃肠道温度突然下降,毛细血管骤然收缩,诱发肠胃疾病。喝冷饮要适度,在选购食物时应尽量选择新鲜食品,食物的存放时间也不宜过长。
“老病号”多注意
在高温燥热的环境下,人体新陈代谢加快,心率加快,心脏负荷加重。人体大量排汗,体内水分流失多,使血液黏稠度上升,血液循环受阻,易诱发血栓、心梗、冠心病、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所以,在高温天气下,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患者需格外注意。
入伏后,心脑血管病人要多喝水,在饮食上注意节制,主张清淡,增加含钾、钙丰富的新鲜蔬菜、水果、豆类制品及禽类、鱼类等蛋白质含量丰富且脂肪含量较低的食品。同时要适度运动,提高身体的抵抗力。
西安美年大健康体检中心提示您:身体有任何不适症状都要重视,短暂的疼痛也可能潜藏着巨大疾病风险。应尽早就诊,西安美年大健康体检可以针对不同人群提供多种个性化的体检套餐和专业医师建议。
中国美年大健康健康中国每一年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并保证最终解释权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