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解病中暑是怎么回事

北京治疗白癜风一共要多少钱 http://pf.39.net/bdfyy/bdfjc/141214/4536628.html

讲阴阳,论五行,学医入道

点击播放语音课程

各位朋友大家好!

从今天开始,我们开辟一个新栏目,这个新栏目暂时定名为《中医解病》。这个栏目的主要是从中医的视角来认识疾病,解释疾病与人体的体质之间的关系,以及治疗疾病的办法。。希望大家能喜欢这个栏目。

关于这个栏目的课程,我们以中医药大学的教材《中医内科学》为范本,有兴趣学习中医的朋友,可以买一本,我们大家来一起学习。

今天是《中医解病》这个栏目的第一堂课,这一堂课我们讲解中暑。中暑是夏季的多发病,易发在体质较弱的人群。学会认识中暑这个疾病,会有利于我们更好的保护家人的健康。

那么,中暑这个疾病有什么症状表现呢?

就比如:你在空调房里呆的好好的,临时接到一个任务,要你出去工作。这个时候,在大太阳地一晒,突然眼前一黑,头晕、恶心、发烧、出虚汗,医院一看,就是中暑了。

那么,人为什么会中暑呢?

从西医的角度看,主要是温度的问题。造成个别人中暑的主要问题是个体的体质差异。也就是说,体质弱的人容易中暑,体质强的人不容易中暑。

那么,这个体质弱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这方面西医没有特别的阐述。在中暑的治疗方面,西医的治疗方法主要是,补充生理盐水。如果患者体温升高,还会用到物理降温和药物降温的办法。

那么,对于中暑这个问题,中医怎么看呢?

对于中暑这个症状,中医的看法要从两方面来分析,一个方面是讲暑邪,一方面是讲人体的体质。

下面我们先说暑邪。

中医认为,凡夏至之后,立秋以前,能够致病的具有炎热、升散、兼湿特性的外邪,称为暑邪。

关于暑邪,《黄帝内经.素问·热论》中说: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因此,中医认为暑邪的季节性特点还是非常明确的。

关于暑邪,中医总结了三个特点:

1、暑为阳邪,其性炎热:

这句话的意识是说:暑邪为盛夏火热之气所化,火热属阳,因此说暑邪为阳邪。暑邪伤人多表现为一系列阳热症状,如高热、心烦、面赤、脉洪大等。

2、暑性升散,扰神,伤津耗气: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暑邪具有升发、向上的特点。因此更容易侵扰人体的上部,就比人体的头目和心神,是人体出现心胸烦闷不宁、头昏、目眩、面赤等。

关于散的意思是说:暑邪侵犯人体,可使得人体毛孔开泄,而导致多汗。临床上看,中暑患者容易发生因为大汗导致的口渴喜饮、尿赤短少等耗伤人体津液的情况。

3、暑多挟湿: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夏季气候炎热,而且常多雨而潮湿,因此暑邪还具有多湿的特点。

临床上有一类中暑的患者的表现是,除了发热、烦渴等暑热症状外,常兼见四肢困倦、胸闷恶心、大便溏泄等湿滞症状。

关于暑邪的这三个特点,一般不会在一个患者身上表现出来,暑邪的三个特点针对于三类不同体质的患者,会表现出三种不同的症状。

也就是说,同样的一个暑邪,当伤到不同的人的时候,在人体的症状表现是完全不一样的,在中医的治疗方面所使用的方剂也完全不同。这就是中医同病异治的意义。

关于体质,中医认为有三类人容易中暑,一个是体内多湿,一个是肺胃有热,一个是阴虚体质。

以上这三类人容易中暑,所谓多湿容易中暑的解释是,体内多湿的朋友,一般是脾胃功能虚弱导致的。

《黄帝内经》说:脾喜燥而恶湿。脾阳虚的患者不能把体内的营养物质消化掉,这些不能消化掉的营养物质,就以痰湿的形式停滞在肠胃间,并且逐步泛化到人体的各个组织器官,这就是中医所说的湿。

脾胃是人体的枢纽,也称之为中枢。脾胃承接着人体之气上传下达的任务。脾胃之阳一旦虚了,就会出现湿滞于中焦的现象。人体的中焦一旦不通达,就会出现人体的水液和营养的代谢障碍,并因此引发人体的上热不能下达,使得人体出现上热下寒的症状。

当人体出现上热下寒的朋友遇到暑热侵袭的时候,就会出现头晕、恶心、多汗,或者上吐下泻的症状。

那么,遇到这种症状怎么办呢?

这个也很简单,吃一点藿香正气软胶囊,这种中暑的症状很快就会消失。藿香正气胶囊出自中医方剂藿香正气散。这个药的主要作用是通达中焦,散脾胃寒湿,不仅有治疗中暑的作用,还可以预防中暑。

如果您是中焦虚寒的体质,在夏季需要到外面工作的时候,就可以吃一点藿香正气胶囊提前预防中暑。

第二类容易中暑的群体,是肺胃有热的朋友。

这种肺胃有热是什么表现呢?

中医总结肺胃有热的表现有四大症,四大症的表现分别是:大热、大汗、大渴,脉洪大。

这其中,大热指的是体温偏高。大汗指的是有大汗出,大渴指的是喜欢喝凉水、吃冷饮。而且无论怎么喝都不能解渴。脉洪大指的是,脉搏跳动快且来势很猛,去时快,这是一个虎头蛇尾的脉象,中医称之为来盛去衰,这是洪脉的特点。

这种肺胃有热的体质,一旦中暑就很容易导致人体发热,而这种发热和其他疾病导致的发烧最大的不同就是,虽然发烧,但是同时还多汗。

中医一般遇到这种症状就会用到白虎加人参汤。白虎加人生汤,不仅有清暑热的作用,还有清肺胃热的作用,在治疗中暑的同时,可以达到清肺胃热的作用。

只是这个白虎加人参汤外面没有现成的成药。之所以没有成药,就是因为这类药用起来需要一定的辩证能力。这种汤药在中医看来就是现在西医所理解的处方药,用对了,就是良药,用错了不仅治不好病,还有可能耽误您的病情。因此,如果您觉得自己是这一类症状,也需要找个您信任的医师帮您辩证用药。

第三类容易导致中暑的体质就是阴虚体质。

那么,阴虚体质的患者有什么表现呢?

阴虚体质患者的主要表现是:自己觉得身体热和手脚心热,汗少。有的会发生午后潮热。

中医在诊断阴虚体质的时候,有一个关键词,这个关键词就是:舌红、少苔,脉细弱。

所谓舌红就是舌质微红;

少苔,指的就是舌苔表面没有舌苔,或者舌苔很少。

脉细弱指的是,脉管摸起来很细,搏动又没有力量。阴虚脉的这个特点和洪脉正好相反,这个需要长时间的摸索和体会,才能越来越准确。

那么,中医遇到这种阴虚体质导致的中暑怎么办呢?

中医有一个方剂叫做清暑益气汤。清暑益气汤是一个专门用于治疗阴虚中暑的方剂。这个方剂除了具有治疗中暑的作用,还有滋阴的作用。

关于这个方剂的使用,和上面的方剂同理,没有辩证用药的能力的朋友不要轻易使用,为了您自己的身体健康,还是要到您信任的中医那里去调理。

课程的最后,我们再总结一下导致肺胃有热和阴虚体质的原因。导致肺胃有热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患者之前有患过温热类的疾病,一直没有治好。而阴虚体质的患者同样是患者曾经有过温热类的疾病,耗伤了人体的阴液导致的。

这两种体质的区别就是,肺胃有热以热为主,但没有耗伤人体的阴液。而阴虚类体质的患者,热不明显,但阴液已经耗伤。这两种症状属于疾病发展的不同发展阶段。

好了,课程讲到这里,今天的课程就讲解完了。希望了解本次讲座文字版内容的朋友,请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qopn.com//zcmbwh/9149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