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临床表现的轻重,中暑可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而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渐进的。
先兆中暑症状
1.高温环境下,出现头痛、头晕、口渴、多汗、四肢无力发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2.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3.如及时转移到阴凉通风处,补充水和盐分,短时间内即可恢复。
轻症中暑症状
1.体温往往在38度以上;2.出头晕、口渴外往往有面色潮红、大量出汗、皮肤灼热等表现,或出现四肢湿冷、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脉搏增快等表现;3.如及时处理,往往可于数小时内恢复。
重症中暑症状
顾名思义,是中暑中情况最严重的一种,如不及时救治将会危急生命。这类中暑又可分为四种类型:热痉挛、热衰竭、日射病和热射病。1.热痉挛症状特点:多发生于大量出汗及口渴,饮水多而盐分补充不足致血中氯化钠浓度急速明显降低时。这类中暑发生时肌肉会突然出现阵发性的痉挛的疼痛。2.热衰竭症状特点:这种中暑常常发生于老年人及一时未能适应高温的人。主要症状为头晕、头痛、心慌、口渴、恶心、呕吐、皮肤湿冷、血压下降、晕厥或神志模糊。此时的体温正常或稍微偏高。3.日射病症状特点:这类中暑的原因正像它的名字一样,是因为直接在烈日的曝晒下,强烈的日光穿透头部皮肤及颅骨引起脑细胞受损,进而造成脑组织的充血、水肿;由于受到伤害的主要是头部,所以,最开始出现的不适就是剧烈头痛、恶心呕吐、烦躁不安,继而可出现昏迷及抽搐。4.热射病症状特点:还有一部分人在高温环境中从事体力劳动的时间较长,身体产热过多,而散热不足,导致体温急剧升高。发病早期有大量冷汗,继而无汗、呼吸浅快、脉搏细速、躁动不安、神志模糊、血压下降,逐渐向昏迷伴四肢抽搐发展;严重者可产生脑水肿、肺水肿、心力衰竭等。
中暑以后怎么办?
1.迅速把病人移到阴凉通风的地方,同时垫高头,部解开衣裤,以利于呼吸和散热。2.用凉水和毛巾敷头部,或用冰袋,冰块放在病人的头部腋窝大腿根等血管丰富的地方降温。也可以用50%酒精。白酒。冰或冷水进行全身擦浴,然后用扇子等吹风,加速散热。3.将患者泡在4℃-18℃左右的水中浸没在乳头就可以,用毛巾在搽水中的患者15-30分钟左右。并且按摩患者的四肢,使皮肤血管扩张,加速血液循环,促进散热。体温降至37℃-38℃如果大脑未受严重损伤都能迅速清醒。如果病人已经失去知觉,可掐患者的人中合谷等穴位促进其苏醒。呼吸停止要做人工呼吸。4.患者有意识给清凉饮料,补水可加一些盐或小苏打,但是要少量给补。水多了会造成患者腹痛,恶心,呕吐等。5.给2-3滴十滴水加适量的温水灌服或内服人丹,藿香正气水,清凉油涂抹等。6.重症,医院,在路途中尽可能用冰袋敷患者的额头枕后,前胸,腋窝大腿根部效果很好等血管丰富的地方。积极进行物理降温保护大脑心肺等重要器官。
7.急救的药物有:
仁丹:能清暑祛湿。主治中暑受热引起的头昏脑涨、胸中郁闷、腹痛腹泻,也可用于晕车晕船、水土不服。
十滴水:能清暑散寒。适于中暑所致的头昏、恶心呕吐、胸闷腹泻等症。
藿香正气水:能清暑解表。适于暑天因受寒所致的头昏、腹痛、呕吐、腹泻突出者。
清凉油:能清暑解毒。可治疗暑热引起的头昏头痛,或因贪凉引起的腹泻。
还可以在额部、颞部涂抹清凉油、风油精等,或服用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等中药。如果出现血压降低、虚脱时应立即平卧,医院静脉滴注盐水。
对于重症中暑者除了立即把中暑者从高温环境中转移至阴凉通风处外,还医院,同时采取综合措施进行救治。
中国的元化·世界的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