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往事下乡插队和农村姑娘结婚,回城路一

年12月9日晚上,高师傅给我打电话,他说和张老师约好了,让我第二天早上八点半去他家和张老师见面。10日早八点多一点,我来到高师傅家时,张老师正在和高师傅一起喝茶,看到我来了,张老师笑着说:“小朱,不好意思,前天让你白跑了一趟。”

看着和蔼可亲的张老师,我心里感觉很温暖,赶忙笑着对张老师说:“没关系的张老师,这大冷天,辛苦您了。”

一阵寒暄之后,张老师开始讲述他下乡插队的那段知青往事。

年初秋,初中毕业的张凤翔(张老师)和十几名初中同学一起来到了距离延吉市区四十多里路的依兰公社春星五队,当时的延吉市叫延吉县,还不叫延吉市。来到春星五队后,五队的李队长亲自为他们安排吃住的地方,六名女知青临时住在了队部仓库东边的一间半土坯房子里,七名男知青住在了牛棚边上的那两间土坯房子里(外间是厨房,里间是火炕)。因为这两处住所都有锅灶,男知青和女知青就在两个锅里吃饭,一起下地干农活。

第一次下地干活是在村西那片玉米地薅草(拔草),那天天气很热,玉米地里又不通风,再加上知青们是第一次干农活,大家都热得汗流浃背。就在中午快收工时,突然听到女知青们的呼喊声:“快来人呀,刘月菊晕倒了。”

听到喊声,张凤翔赶忙跑过去,抱起昏倒在玉米地里的刘月菊就往玉米地外面跑,李队长和知青们也都跟着往外跑。跑出玉米地,张凤翔把刘月菊放在地头,用左胳膊揽着刘月菊,腾出右手来去掐刘月菊的人中穴,只听哎哟一声,刘月菊醒了过来。看刘月菊醒了,李队长和知青们悬着的心才算落地了。那天天气炎热,刘月菊是出汗过多,中暑晕倒的。

事后大家才知道,张凤翔的祖父是个老中医,他的父亲也从事医疗卫生工作,从小耳熏目染,张凤翔也懂了不少医疗急救知识。看看安然无恙的刘月菊,再看看大汗淋漓的张凤翔,李队长伸出了大拇指。第二年公社要求各大队抽调两名有文化的年轻社员去县里参加赤脚医生学习班,张凤翔和大队书记家的女儿李青玉被派到县里学习了三个月,他和大队书记家的女儿李青玉成了春星大队的赤脚医生(村医)。

后来,一位女知青跟张凤翔开玩笑:“张凤翔,你那天抱了刘月菊,以后你得娶人家。”虽然是一句玩笑,张凤翔还真把这事放在了心上,他和刘月菊是同班同学,刘月菊长得漂亮还开朗大方,以后若真能找个这么好的女生做老婆,还真是上辈子修来的福分。

年秋天,春星小学需要一名民办老师,李青玉问张凤翔愿不愿去当民办老师,张凤翔觉得当民办教师怎么也比当社员强,就点了点头。李青玉一句话,张凤翔就成了春星小学的民办教师。因为李青玉从中帮忙,张凤翔顺利当上了民办教师,他从心里感激李青玉。张凤翔去学校教书了,李青玉就一个人承担起了村医(赤脚医生)的职责。

之后的日子里,张凤翔觉察到了李青玉的异常,她经常到学校找他,还经常给张凤翔送好吃的,李青玉有时还让张凤翔去她家吃饭。渐渐地,张凤翔明白了,原来,李青玉有她的目的,她在向张凤翔示爱。考虑到以后有可能会回城,还有刘月菊对自己也很好,张凤翔就半开玩笑半认真地对李青玉说:“全队的社员都知道我抱过刘月菊,你不会不知道吧?再说了,你是大队书记家的千金小姐,谁敢高攀啊。”“你抱过刘月菊我知道呀,咱们医护人员和异性有肢体接触很正常呀,我不介意。我爸是大队书记不假,可我家也没高人一等啊,有啥高攀不高攀的。”开朗大方的李青玉口齿伶俐,一时说的张凤翔还无言以对了。

其实,张凤翔和刘月菊只是同学关系,人家刘月菊当时送给张凤翔一把糖块,那是对他出手施救的报答,人家是表示感谢。之后的日子里,刘月菊并没有对张凤翔有特别亲近的表现,更没有什么表示。张凤翔喜欢刘月菊,差不多是剃头挑子一头热。要说李青玉吧,长相并不比刘月菊逊色,虽然是农村姑娘,可她有文化,还是村里的赤脚医生,当初要不是为了让张凤翔去学校教书,她就当上春星小学的民办教师了。把刘月菊和李青玉做了一下对比,张凤翔还真分不清谁优谁劣。

年秋天,刘月菊被推荐到延边卫校学习,她离开了春星大队,户口也迁回延吉了。张凤翔也盼望着自己能被招工回城会被推荐上大学,可他还放不下学校的孩子们。在学校任教一年,他已经喜欢上教书这个职业,也喜欢上了活泼可爱的孩子们,学校的孩子们也离不开他了。

那年年末,听说有人到李书记家给李青玉提亲,张凤翔心里突然慌乱起来,好不容易等到学校放学,他就到李书记家来讨喜糖吃。李书记瞪了张凤翔一眼说:“你猪脑子啊,刚提亲,八字还没一撇呢,哪来的喜糖呀。”

那天傍晚,李青玉到知青集体户来找张凤翔,她问张凤翔:“张老师,三队的王洪亮你见过吧?你觉得那人怎么样?今天广播婶(李媒婆的外号,因为她嘴快愿意传播小道消息,村里年轻人都叫她广播婶)来给我提亲了,说的就是三队的王洪亮。”“王洪亮挺好啊,大个子也有文化,他爸还是三队的队长,我看你俩挺般配的。”张凤翔笑着说。

听了张凤翔的话,李青玉抹着眼泪跑开了。跑出去了挺远,她回过头来说:“等我跟王洪亮订婚了,回头来给你送喜糖。”

那一夜,张凤翔失眠了,他满脑子都是李青玉的影子,他真担心李青玉会和王洪亮订婚,他更后悔不该跟李青玉说她和王洪亮般配的话。

天快亮的时候,张凤翔头疼得厉害,还一个劲咳嗽,和他睡在一起的赵军摸了一下张凤翔的头,烫手,他赶紧穿衣下炕,跑着去叫赤脚医生李青玉。李青玉赶来,给张凤翔测了体温,赶忙给他注射了安痛定和大青叶,还让他口服了安乃近。很快,张凤翔就退烧了,他看着坐在自己身边的李青玉,眼泪汪汪地说:“青玉,谢谢你。”

之后的日子里,张凤翔总找借口去找李青玉,还把他从家里带来的有关医学知识方面的书籍借给李青玉看,就这样,张凤翔和李青玉相爱了。李书记还专门找张凤翔谈了话,他说婚姻是一辈子的事,非同儿戏,要善始善终,绝对不可出尔反尔。

年秋天,三道煤矿和建筑公司招工,下乡插队的知青优先报名。在春星大队插队的知青有两人去了建筑公司,赵军一人去三道煤矿当了工人,张凤翔一是嫌工种不好,二是和李青玉恋爱了,他就没报名去当工人。李青玉问张凤翔:“张老师,你和我恋爱,不会后悔吧?以后有推荐上大学的机会,你会去上大学吗?”“和你恋爱不后悔!要有上大学的机会,我还真不想错过。”张凤翔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

说句实话,张凤翔的父母都不赞同他在农村恋爱,他母亲刚开始死活不同意,又哭又闹,还到春星大队去过两次。可当她看到李青玉个头高挑又漂亮时,她就改变了自己的态度,还对张凤翔说:“反正春星大队离街里也不算远,你要是真心喜欢,我就不当这个恶人了。”

年秋后,二十三周岁的张凤翔和李青玉领取了结婚证,举办了简单的婚礼,大队还为张凤翔盖了三间房子,置办了必需的生活用品。婚后的生活很快乐也很和睦,婚后六个月,他们爱的结晶就诞生了,李青玉生下了一个白胖的男孩,张凤翔别提有多高兴了。

到了年春天,在春星大队插队落户的知青就张凤翔一个人了,张凤翔心里也有些失落和惆怅,好在有妻子体贴入微的照顾和疼爱,有儿子天天喊爸爸,张凤翔失落的情绪好了很多。恢复高考后,张凤翔也想去参加高考,可他爱人总是说:“老婆孩子热炕头,一家三口在一起多好呀,你要是考上了大学,就得离开这里去城里,扔下俺娘俩多可怜啊。要真那样,咱俩只能离婚了,你去城里找个吃国库粮的媳妇,我给你儿子找个当农民的后爹。”

每当看到爱人渴望又可怜的眼神,张凤翔心里就很难受,他只好打消了参加高考的念头。

年春天,上级出台了对留守知青的照顾政策,在农村结婚没有回城的知青,夫妻俩可以允许一人招工进城。得到这个消息,张凤翔非常高兴,他终于盼来了进城的机会。看丈夫要回城了,李青玉哭了,她说:“你走了就不会要俺娘俩了,干脆咱俩离婚吧,我总扯你的后腿,心里也过意不去。你进城找个城里的媳妇,我在农村给你把儿子养大。”“青玉,看你说的,你把我当什么了?别说我是进城当工人,就算去当干部,我也不能做伤天害理的事情呀,我又不是陈世美。”看着眼泪汪汪的妻子,张凤翔流泪了,妻子一直担心会被抛弃,张凤翔心里能好受吗?

没多久,李青玉被招工到延吉纺织厂做了一名纺织工人,她和儿子的户口都转成了非农业户口。让妻子招工进城,这是张凤翔的建议。刘青玉进城那天,她跟张凤翔开玩笑:“你让我去当工人,你就不怕我不要你了?”“怕呀,哪能不怕啊。怕有啥办法。我去当工人你害怕,也只能让你去当工人了。你进了城,儿子的户口也解决不了,我就无所谓了。”张凤翔说完,故意擦了一下眼角。

那年秋后,张凤翔转成了公办教师,调到了乡中心小学任教。在农村当了十一年民办小学老师,张凤翔终于转成了公办教师,吃上了国库粮。两年后,张凤翔担任了中心小学的校长。由于工作出色,张凤翔多次受到上级表彰和嘉奖,他于一九九一年调到市里工作,在教育部门任职,直至退休。

张老师讲述完自己下乡插队的那段生活经历,他喝了一口茶,又笑着说:“因为当时娶了农村老婆,我回城的道路一波三折,虽然经历了曲折坎坷的旅程,可我不后悔,因为我娶了一个好老婆,养育了一个懂事孝顺又有出息的好儿子,我还为教育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当年要是不娶农村媳妇,就会提前招工进城,我也就无缘教育事业了。细数当年一起插队的同学们,还就数我的家庭幸福,数我的儿子有出息,也数我的退休待遇高,这都多亏我娶了李青玉,我很知足。这辈子,我值了。”张老师说完,开心地笑了起来。

是啊,知足人长乐。人生的道路上难免坎坷和挫折,只有笑对一切艰难困苦,努力工作,积极进取,生活才会更美好。在此,也衷心祝愿知青老哥老姐们健康快乐!生活幸福。

作者:草根作家(根据张老师口述整理)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qopn.com//zcmbhl/9505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