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三伏天之后,中国大部分地区都进入了火炉模式。“热辣辣”三个字,是所有受到太阳炎热支配的人所能描绘的唯一感受。而在炎热之中,除了会被晒黑,更有可能会被晒到中暑!
中暑
前两天,一则不是段子胜似段子的新闻,刷爆了网友们的朋友圈——非洲兄弟在天安门被晒到中暑!
媒体报道,一位来自非洲的60岁老人在天安门广场游览的时候中了暑。从现场的图片,我们可以看到,这位非洲老人头顶一块粉色毛巾,靠坐在遮阳伞栏杆边,看起来很可怜。
当然,我们很为这位老人感到可怜,但是心里……默默的怎么感觉那么好笑呢……这中国是得多热,连非洲人都能晒到中暑了!
在调侃之余,我们也要想到,在这样炎热的大太阳天出行,确实很容易中暑。如果我们在外活动的时候中暑了,应该怎么办呢?
认清中暑
﹏﹏﹏﹏﹏﹏﹏﹏﹏﹏﹏﹏﹏﹏﹏﹏﹏﹏﹏﹏﹏﹏病因啥叫中暑?很多人一直听说这个词,甚至自己也经历过,但是具体又说不上来什么是中暑。甚至在自己中暑之后,都不知道是中暑以为只是太阳太大,晒热了!
从医学上说,中暑是指在高温环境下,人体体温调节功能紊乱引起的急性中枢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功能障碍。
由于人的体温受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控制,所以人体通过皮肤血管扩张、体内血液流速加快、排汗、呼吸、大小便等散发体内热量。
而当人处在在高温、高湿、暴晒、通风不良的环境中时,身体会出现散热障碍,导致体内热量蓄积,发生中暑。过劳、睡眠不足、工作强度大是主要诱因,老人、儿童及有基础性慢性病者易发。
症状中暑初期会出现头痛、头晕、心悸,体温升高等症状,严重的会出现恶心、呕吐、痉挛、昏迷和意识丧失,甚至死亡。
根据中暑的症状可分为先兆、轻度和重症中暑三类。
先兆中暑是指在高温环境中出现乏力、大汗、口渴、头痛、头晕、眼花、耳鸣、恶心、胸闷等症状。
轻度中暑除先兆中暑表现外,还表现为面色潮红、皮肤灼热、体温升高至38℃以上,也可伴有恶心、呕吐、面色苍白、脉率增快、血压下降、皮肤湿冷等。
重症中暑除轻度中暑表现外,还有痉挛、腹痛、高热昏厥、昏迷、虚脱或休克,严重的会引起死亡。
治疗如果自己在外发生中暑或者身边的人发生中暑症状,应该这样处理:
1、换一个凉爽、通风的环境
如果有轻微中暑的征兆,尽量避免继续暴露在高温环境中,换到凉爽、通风的环境下,使身体的温度降下来。
2、喝一些清凉饮品或盐水
绿豆汤是夏季清热解毒的利器,喝一碗绿豆汤能稍微缓解中暑症状,喝一些盐水也能起到降温、补充血容量的作用。
3、服用或涂抹解暑药
中暑后可以在额头或太阳穴,涂抹一些清凉油,或是服用人丹、藿香正气等中药。
4、平躺后高脚抬高15~30cm
中暑后身体平躺,脱掉身上多余的衣服,让热气尽快散去,将脚抬高15~30cm,使得血液回流到已缺血的脑部。
预防夏季是中暑的高发期,然而我们还是不可避免需要出门,那么在出门的时候,我们怎样预防中暑呢?
1、避免长时间待在高温环境
中暑的最主要原因就是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而高温作业者尤其容易中暑。所以高温作业者应该遵守高温作业规程,避免长时间滞留于高温、高湿、密闭环境中。夏季室外作业,应该积极采取防晒措施,避免长时间暴露于高温、高湿、密闭环境中。
2、保证足量饮水
夏季人体新陈代谢快,出汗多身体容易失去水分,而体内系统又需要水来参与新陈代谢与降温,所以应该保证每天每天1.2-1.5升水。更重要的是,不要等口渴的时候才喝水,要经常性的少量补充,大量出汗后可以适量喝一些盐水。也可以多出一些含水量比较大的水果,比如西瓜之类的。
3、出门做好防护工作
夏季防晒不只是为了防止被晒成黑炭,更主要的则是防止晒到中暑或者晒伤。所以不要担心被别人吐槽“这么黑还防晒”,出门备齐各种防晒用具,遮阳伞、太阳帽、防晒衣、太阳镜等等通通带上,全副武装再出门。同时也要避免在中午12点到14点之间出门,因为这个时候的太阳是一天中“最毒”的。
4、保持室内通风凉爽
中暑不只是因为“晒”而是因为周围环境热,所以不要以为在室内不出门就不会中暑,如果室内环境封闭、非常闷热也非常容易使人中暑。所以待在家中避暑,需要保持空气流通,而且注意不要长时间呆在高温封闭的环境中。不过想来除了工作需要,应该没人会想要待在这样的环境之下,所以工作一段时间后要到空气流通、凉爽的地方纳一会凉。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