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艾无私节气养生芒种6

芒种

时间:年6月5日18:51:57

农历:二〇二一年四月廿五?,星期六

辛丑年甲午月甲申日? 

1、晚睡早起,要午休;2、勤换衣,勤洗澡;3、饮食宜清补为主,培土补脾,减酸增苦,适当补钾防止“夏打盹”;4、当保持乐观、使气机得以宣畅。

芒种节气的艾灸

艾灸作用

芒种节气到夏至时段,天气炎热,雨水增多,虽未进暑伏,却让人感到仿佛置身湿热的七、八月,身体倦怠、情绪烦躁、甚至出现湿疹等症。这是由于季节的变化,令身体无法及时调适,因此,从芒种到端午的这短短十来天,恰是艾灸保健的必要时期。

节气灸是根据二十四节气,选择各节气对人体脏腑功能有影响的穴位进行艾灸,利用艾绒燃烧产生的药热之气,对穴位进行熏灼温熨,以激发人体经络之气,温通气血,调整阴阳,帮助机体顺应自然界的变化,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为什么说现在是艾灸最好的季节?

端午节是夏至的源头日,也是中医时令病“暑病”的开端,早在《内经》中就有暑病相关描述,并认为暑病乃冬季寒邪伏藏体内,至夏而发的伏气温病。因此,端午节又被称为“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挂艾枝,悬菖蒲,杀菌防病,避瘟驱毒,祈求健康、长寿。

端午是黄道中代表太阳的节日,恰好与属于月亮的中秋成很好的一对。古人认为阳重人中天,故“端午”又有“天中节”的别称。从端午开始,阳气生发上升,这个特殊的时间,让人能够借着太阳的阳能调理身体,从而加强自身的抵抗力,令虚弱的体质得以改善。

芒种艾灸祛病的原理及作用:

芒种、端午前后气温上升、雨水较多,天气比较闷热潮湿,人体也更容易出汗,这样容易导致阳气外泄。此时可以艾叶熏灸穴位,则温经通络,流畅气血,调和脏腑,可提高肌体免疫力。艾灸的作用可主要概括为以下几点:

温经散寒:灸法最大的特点是治疗过程中可以生热,具有温经散寒的作用,对外感风寒湿邪、素体阳虚等因素导致的疾病效果明显。临床上,骨关节病,风湿、类风湿、胃寒、腹泻等病症用艾灸调理,效果很好。

回阳固脱:阳气是人的重要精微物质,阳衰则阴盛,而灸法能够祛除阴寒,振奋阳气,适合身体虚弱、阳气衰微的患者。气除有温煦的作用外,还有固摄的功能,气不足可出现脏器下垂之症,灸法对本类病症也有很好的改善效果。

化瘀散结:瘀指的是瘀滞,包括气瘀、血瘀、痰瘀等,影响经络的运行。灸法能起到化瘀散结,疏通经络的作用。

预防保健:我国古代医学家很早就提出防病于未然的理念,艾灸除了治病外,兼有防病保健的功效。对寻常百姓来说,艾灸操作简单、功效明显,适合作为强身健体的保健方式。

艾灸是补充人体阳气最有效的方法。

艾灸时间

节气灸,在节气当天或前后三天,当然最好是在七天内进行艾灸,其效果更佳!

艾灸的方式方法比较多,而大艾无私采用的罐灸其效果在专业的养疗场所中表现都是比较优秀的,更远优于一般家庭盒灸,艾贴等,具体穴位及时间是可以因灸疗对象当时状况调整的,所以还请详询大艾无私各门店,欢迎体验!

艾灸穴位

注意:文中提示或推荐的艾灸穴位,只是针对多数人日常养生的穴位,并不一定完全适合你的状况,如果你的状况特殊,艾灸后对你的状况没有明显改善或者出现异常情况,记得及时咨询大艾无私养生堂各店。

推荐穴位:风门穴、大椎穴、天枢穴、中脘穴、足三里、肺俞穴等。

芒种时节,气温升高,部分地区开始出现梅雨天气,灸疗时要以足太阴脾经及足太阳膀胱经的腧穴为主,预防湿热对身体的影响。

艾灸养生保健推荐穴位——

1、大人艾灸大椎、脾俞、中脘、天枢、足三里这样可使气机宣畅、助阳驱寒、祛湿健脾、增强机体免疫力。小儿艾灸身柱、肚脐、太白等穴位,可以起到化湿行气、补脾益肺、扶阳助长的功效。

大椎穴

大椎穴位于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有腰背筋膜,棘上韧带及棘间韧带;有第1肋间后动、静脉背侧支及棘突间静脉丛;布有第8颈神经后支。大椎穴清热解表、截虐止痫。主治颈项强直,角弓反张,肩颈疼痛,肺胀胁满,咳嗽喘急;疟疾,风疹,癫狂,小儿惊风,黄疸。颈肩部肌肉痉挛,落枕,感冒等。

天枢穴

天枢穴位于人体中腹部,肚脐向左右三指宽处。现代常用于治疗急慢性胃炎、急慢性肠炎、阑尾炎、肠麻痹、细菌性痢疾、消化不良。

2、家庭艾灸主要穴位:太白,神门,心俞。作用:旺心气,治心病,心烦,惊悸,怔仲,健忘,失眠等,除脾湿。

心俞穴,是足太阳膀胱经的常用腧穴之一,位于第5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心室中的高温湿热之气由此外输膀胱经。功能作用:散发心室之热。现代常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风湿性心脏病、肋间神经痛、精神分裂症、癔病等。

神门穴,是手少阴心经的穴位之一,位于腕部,腕掌侧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主治心病,心烦,惊悸,怔仲,健忘,失眠,癫狂痫,胸胁痛等疾病。现代常用于治疗心绞痛、无脉症、神经衰弱、癔病、精神分裂症等。

太白,出《灵枢·本输》。属足太阴脾经。输(土)、原穴。在足内侧缘,当足大趾本节(第1跖趾关节)后下方赤白肉际凹陷处。太白穴名意指脾经的水湿云气在此吸热蒸升,化为肺金之气。现代常用于治疗急慢性胃炎、急慢性肠炎、神经性呕吐、消化不良等

3、另梅雨时节,艾灸肝俞、肾俞健脾祛湿。

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养生或艾灸的方法也是有很大的不同的,具体你可以咨询灸疗师。

注意:艾灸时应避风;应凝神静气,避免烧灼感,注意体会温热感向腹内深透,能达到腰骶透热为好;艾灸时艾条烧过的灰烬尽量保留在艾条上不要去掉,有灰之火温热力微,为文火为补,无灰之火灼热力猛,为武火为泻,如果温补养生,应用温火,但要注意艾灰脱落烧伤皮肤。艾灸前后不宜寒凉,如冷水洗漱、洗澡、外出当风、进食生冷之物等。艾灸适应虚证、寒证及阴证为主,艾灸养生,阳热、阴虚体质者亦可用之。阳热者艾灸乃从治之意,引火归元;阴虚者取其阴阳相长,《丹溪心法》有:“大病虚脱,本是阴虚,用艾灸丹田者,所以补阳,阳生则阴长故也。”但阳热者灸量宜少(猛火艾灸时间短),阴虚者火力宜微(微火艾灸时间长),取“壮火食气,少火生气”之意。

小知识:

问:问为什么有些人艾灸后会暂时有疾病加重的反应?

答:艾灸后常常会有疾病加重的反应,这是正邪交战的正常现象,那么病邪在体内寄居很久,他也不会轻而易举的乖乖就范。所以这时候就免不了有反应,你用艾灸的方式激发正气想把邪气赶出,那么邪气就先顽强抵抗。这时的正气不足,而邪气旺盛的时候,当然你会有各种不适反应出来。当你逐渐艾灸,体内慢慢累计了很多正气的时候,这时的病邪就会逐渐地赶出体外了。

是什么决定了艾灸的效果?

有的朋友在天天艾灸,效果却不满意,影响因素有哪些?

1.艾草品质影响艾灸效果。现在市场上艾草产品品质良莠不齐,消费者和商家都极难辨识。

2.艾灸师的医德修养及辨症方案影响艾灸效果。

3.被灸者的对艾灸、中医的认识程度和信心影响艾灸效果。

4.与灸疗师的正确沟通及被灸者的心态影响艾灸效果。

5.艾灸的频率及时间长短影响艾灸效果。

6.自身的体质及健康状况影响艾灸效果。

7.艾灸的氛围和环境,影响艾灸效果。

大艾无私遵循中医世家古法,坚持选用南阳端午艾草作为原料,手工炮制艾灸产品。从根本上保证艾条的纯阳品质,以之施灸,温补元阳,绝无燥火。欢迎广大艾友对比选择。

二十四节气

节气知识

芒种,是农作物成熟的意思。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每年的6月5日左右,太阳到达黄经75°时为芒种。?

节气的由来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意指大麦、小麦等有芒作物种子已经成熟,抢收十分急迫。晚谷、黍、稷等夏播作物也正是播种最忙的季节,故又称“芒种”。

春争日,夏争时,“争时”即指这个时节的收种农忙。人们常说“三夏”大忙季节,即指忙于夏收、夏种和春播作物的夏管。所以,“芒种”也称为“忙种”“忙着种”,是农民朋友的播种。“芒种”到来预示着农民开始了忙碌的田间生活。

芒种是表征麦类等有芒作物的成熟,是一个反映农业物候现象的节气。时至芒种四川盆地麦收季节已经过去,中稻、红苕移栽接近尾声。大部地区中稻进入返青阶段,秧苗嫩绿,一派生机。“东风染尽三千顷,折鹭飞来无处停”的诗句,生动的描绘了这时田野的秀丽景色。

到了芒种时节,盆地内尚未移栽的中稻,应该抓紧栽插;如果再推迟,因气温提高,水稻营养生长期缩短,而且生长阶段又容易遭受干旱和病虫害,产量必然不高。红苕移栽至迟也要赶在夏至之前;如果栽苕过迟,不但干旱的影响会加重,而且待到秋来时温度下降,不利于薯块膨大,产量亦将明显降低。农谚"芒种忙忙栽"的道理就在这里。

螳螂生:螳螂因感受到阴气破卵而出;鵙始鸣:喜阴的伯劳鸟开始在枝头出现,并且感阴而鸣;反舌无声:反舌鸟却因感应到了阴气的出现而停止了鸣叫。

二十四节气

中文名:芒种

外文名:GraininEar

代表寓意:农作物成熟,农民朋友散播播种;

气候特点:节雨量充沛,气温显著升高;

所属季节:夏季;

时间点:每年6月5日或6日;

太阳位置:太阳到达黄经75°;

风俗活动及食物:送花神、安苗、打泥巴仗、煮梅等风俗食物青梅等;

农事活动:作物栽培;

养生:饮食清淡、调养精神;

三候:螳螂生;鹏始鸣;反舌无声。

节气与习俗

送花神

农历二月初二日花朝节上迎花神。芒种已近五月间,百花开始凋残、零落,民间多在芒种日举行祭祀花神仪式,饯送花神归位,同时表达对花神的感激之情,盼望来年再次相会。此俗今已不存,但从著名小说家曹雪芹的《红楼梦》第二十七回中可窥见一斑:“(大观园中)那些女孩子们,或用花瓣柳枝编成轿马的,或用绫锦纱罗叠成千旄旌幢的,都用彩线系了。每一棵树上,每一枝花上,都系了这些物事。满园里绣带飘飘,花枝招展,更兼这些人打扮得桃羞杏让,燕妒莺惭,一时也道不尽。……”“千旄旌幢”中“千”即盾牌;旄,旌,幢,都是古代的旗子。由此可见大户人家芒种节为花神饯行的热闹场面。

安苗

芒种安苗习俗安苗系皖南的农事习俗活动,始于明初。每到芒种时节,种完水稻,为祈求秋天有个好收成,各地都要举行安苗祭祀活动。家家户户用新麦面蒸发包,把面捏成五谷六畜、瓜果蔬菜等形状,然后用蔬菜汁染上颜色,作为祭祀供品,祈求五谷丰登、村民平安。

打泥巴仗

贵州东南部一带的侗族青年男女,每年芒种前后都要举办打泥巴仗节。当天,新婚夫妇由要好的男女青年陪同,集体插秧,边插秧边打闹,互扔泥巴。活动结束,检查战果,身上泥巴最多的,就是最受欢迎的人。

煮梅

在南方,每年五、六月是梅子成熟的季节,三国时有“青梅煮酒论英雄”的典故。青梅含有多种天然优质有机酸和丰富的矿物质,具有净血、整肠、降血脂、消除疲劳、美容、调节酸碱平衡,增强人体免疫力等独特营养保健功能。但是,新鲜梅子大多味道酸涩,难以直接入口,需加工后方可食用,这种加工过程便是煮梅。

养生与进补

芒种时节,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开始进人梅雨季节,持续阴雨,雨量增多,气温升高,空气非常潮湿,天气十分闷热,各种物品容易发霉,蚊虫开始孳生,极易传染疾病。

推荐:大艾无私养生堂的九蒸九晒黑芝麻粉实为滋补上品,非一般黑芝麻加工品所能比拟,可以咨询大艾无私养生堂各店。点击图片可以了解更多相关信息。

饮食

芒种期间的饮食宜以清补为主,培土补脾,减酸增苦。

饮食调养方面,唐朝的孙思邈提倡人们“常宜轻清甜淡之物,大小麦曲,粳米为佳”,又说:“善养生者常须少食肉,多食饭。”在强调饮食清补的同时,告诫人们食勿过咸、过甜。在夏季人体新陈代谢旺盛,汗易外泄,耗气伤津之时,宜多吃能祛暑益气、生津止渴的饮食。

老年人因机体功能减退,热天消化液分泌减少,心脑血管不同程度地硬化,饮食宜清补为主,辅以清暑解热护胃益脾和具有降压、降脂功能的食品。

从营养学角度看,饮食清淡在养生中起着重要作用,如蔬菜、豆类可为人体提供所必需的糖类、蛋白质、脂肪和矿物质等营养素及大量的维生素,因此,芒种期间要多食疏菜、豆类、水果,如菠萝、苦瓜、西瓜、荔枝、芒果、绿豆、赤豆等。这些食物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蛋白质、脂肪、糖等,可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还要多吃瓜果疏菜。以摄取足够的维生素c,这对血管有一定的修补保养作用,可把血管壁内沉积的胆固醇转移到肝脏变成胆汁酸,能在一定程度预防和治疗动脉硬化。

“芒种夏至天,走路要人牵;牵的要人拉,拉的要人推”。懒散、头脑不清爽是多数人在芒种时节的状态。此外,芒种时节天气炎热,雨水增多,湿热之气到处弥漫,使人身之所及、呼吸之所受均不离湿热之气。而湿邪重浊易伤。肾气、困肠胃,使人易感到食欲不佳、精神困倦,故学生、司机及高空作业的人,要防止“夏打盹”,以免影响学习或发生危险。总的预防措施是:当人体大量出汗后,不要马上喝过量的白开水或糖水,可喝些果汁或糖盐水,以防止血钾过分降低,适当补充钾元素则有利于改善体内钾、钠平衡。钾元素可以从日常饮食中摄取,含钾较多的食物有:粮食中的荞麦、玉米、红薯、大豆等,水果中的香蕉,蔬菜中的菠菜、苋菜、香菜、油菜、甘蓝、芹菜、大葱、青蒜、莴苣、土豆、山药、鲜豌豆、毛豆等。

中医养生专家提示我们,芒种节气的最佳时令饮食是:桑椹。又名桑果,早在两千多年前,桑椹就已是皇帝御用的补品。成熟的桑椹味甜汁多,酸甜适口,又被称为“民间圣果”。

桑椹味甘酸,性微寒,入心、肝、肾经,具有补肝益肾、生津润肠、乌发明目等功效,主治阴血不足而致的头晕目眩、耳鸣心悸、烦躁失眠、腰膝酸软、须发早白、消渴口干、大便干结等症。桑椹入胃,能补充胃液的缺乏,促进胃液的消化,入肠能促进肠液分泌,增进胃肠蠕动,因而有补益强壮之功。现代医学认为,桑椹果实中含有丰富的葡萄糖、蔗糖、果糖、胡萝卜素、维生素(A、B1、B2、C)、苹果酸、琥珀酸、酒石酸及矿物质钙、磷、铁、铜、锌等营养物质。桑树特殊的生长环境决定了桑椹具有天然生长、无任何污染的特点,被医学界誉为"21世纪的最佳保健果品"。

甜食和辛辣的食物,这个时节要少吃,但生姜除外。俗话说“芒种食姜,医生不忙”,一些年老体弱的人在身边备点姜片,在感觉心脏不舒服时马上含在口里,可以避免心脏突发危险。生姜驱湿祛寒,红枣补益脾胃,将一片生姜切成细丝,与5枚红枣一起煮成姜枣茶,常喝既防病又保健。

节气-食物

桑椹果粥:

原料:鲜桑椹50克(干果、罐头也可),糯米克,冰糖适量。

做法:

1、先将桑椹子捣烂(可加入桑椹果汁)备用;

2、米洗净后加适量清水入砂锅中煮粥,先大火,后小火,粥熟后,加入捣烂的桑椹子和冰糖,稍煮,冰糖后溶化即可。

清心安神:百合粥: 

百合味甘、性平、微苦,具有养阴润肺,清心安神,止咳的功效,非常适合夏秋食用。此方具有润肺止咳、清心安神之功效。适用于肺痨久咳、咳痰咳血、虚烦惊悸、神志恍惚等症。

做法:百合60克,大米克,白糖克。大米淘净,放入锅中,再放入洗净的百合,加水适量。将锅置旺火上烧沸,再改用文火煨熬,待百合与米熟烂时,加入白糖拌匀即成。服用时,每日食3-5次,吃百合喝粥。

四物汤补血:

心血不足的人可以借助芒种这把"天之大火"来点亮心火,用千古名方四物汤来补血——当归、川芎、白芍和熟地。可以泡水当茶喝。

起居

起居方面,要顺应昼长夜短的季节特点,晚睡早起,适当地接受阳光照射但要避开太阳直射、注意防暑,以顺应旺盛的阳气,利于气血运行、振奋精神;中午最好能小睡一会,时间以30分钟至1个小时为宜,以解除疲劳,利于健康。晚睡也不能太晚,由于亥时(21-23点)阴气重、阳气弱,三焦开始排毒,此时务心及时睡觉,以免耗伤阳气。

芒种过后,午时天热,人易汗出,衣衫要勤洗勤换。为避免中暑,芒种后要常洗澡,“阳热”易于发泄。但须注意的一点,在出汗时不要立即洗澡,中国有句老话“汗出不见湿”,若“汗出见湿,乃生痤疮”。洗浴以药浴最能达到健身防病之目的。药浴的方法多种多样,作为保健养生则以浸浴为主。芒种时节以五枝汤(桂枝、槐枝、桃枝、柳枝、麻枝)沐浴最佳,即先将等量药物用纱布包好,加十倍于药物的清水,浸泡20分钟,然后煎煮30分钟,再将药液倒入浴水内,即可浸浴。

不要因贪图凉快而迎风或露天睡卧,也不要大汗而光膀吹风。空调记得清洗消毒,预防空调病。

进入芒种以后,尽管天气已经炎热起来,但由于我国经常受来自北方的冷空气影响,有些地区的气温有时仍很不稳定。比如东北地区在此期间有时还会出现4℃以下的低温,华北地区有时也可出现10℃左右的低温,即使是长江下游地区也曾出现过12℃以下的低温,因此在芒种时节春天御寒的衣服不要过早地收藏起来,必要时还要穿着,以免受凉。

运动锻炼

此时在养生上要注意排汗,排汗可帮助排出人体内的毒素,不仅让人有精神,而且疾病不易上身。芒种时节经常下雨,偶尔出太阳时人们可适当晒太阳。专家说,芒种已属夏天,此时阳气升发,晒太阳顺应阳气的升发可让身体出汗,也利于气血的运行。此外,可适当打球、跑步等,通过运动排汗。

炎热的夏季,最好不要在日晒强烈的白天出门锻炼。清晨是交感神经兴奋高发的时间段,也不适宜锻炼。建议夏季尽量在傍晚出门活动,防止日晒中暑或发生运动意外。运动时宜身穿宽松、吸汗的衣物,随身带一瓶水,防止脱水。在健身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在阳光最强的时候在室外健身,更不可光着上身锻炼,最好穿着吸汗、透气、舒适的纯棉运动服装。需要在阳光下锻炼时,可以戴上太阳镜、太阳帽,也可以使用一些防晒护肤产品,保护眼睛和皮肤。

如果长时间戴太阳镜,眼睛会疲劳。缓解眼疲劳大家不妨试试“看树运动”,这样有利于调节眼部肌肉,改善结状肌痉挛现象,尤其适合放松眼睛,缓解视疲劳,对于预防和治疗假性近视也有积极作用。选择室内健身的人,锻炼时一定要远离空调,锻炼结束后也不要贪图一时凉快直接吹空调,更不要站在空调前直接吹头,否则易感冒。

夏季锻炼前要做好充分的热身准备,由于人体能量消耗很大,锻炼时更要控制好活动强度。一旦出现中暑症状,应立即到阴凉通风处坐下,喝些凉盐开水,呼吸新鲜空气,在头额部或腋下处进行冷敷。如果经过处理仍不见好转,医院进行治疗。

情志养生

精神调养方面,应使自己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忌恼怒忧郁,这样可使气机得以宣畅、通泄得以自如。

夏风催人,时不我待。要调节好身心,微笑面对生活,迎接最美满的夏天!

大艾无私养生堂各地分店

高密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qopn.com//zcmbzl/9407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