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伏以来持续高温,福州王女士频频头晕、眼冒金星,随后就神志不清,有时还尿失禁,家人一直认为她是“中暑”。
近日,饱受折磨的她医院神经内科就诊,检查完血液、脑电图及脑部磁共振等均未发现异常。
随后,神经内科林细康主任医师对比了患者的立卧位血压,结果发现:站立位的收缩压比卧位的收缩压低了30mmHg,而舒张压则低了20mmHg。由此判断,王女士得了体位性低血压,经常神志丧失、跌倒发作是因为低血压晕厥,并非中暑或“痧症”。
据了解,今年45岁的王女士的体型偏胖,平时懒于运动,饮食不规则,为了减肥经常不吃早餐,每天的饮食都以清淡的素食为主。近两三年来她常常感头晕、乏力,有时还伴随胸闷和心悸,症状出现时躺一躺或安静休息一会儿都能缓解,所以就没有重视。随着夏天越来越热,王女士的病情逐渐加重,早晨起床时,蹲位或坐位突然站起身时,就突然出现头晕、眼冒金星或眼前发黑,紧接着就感觉晕眩、站立不稳,严重时甚至突然失去意识而跌倒在地,伴随小便失禁。可发病时,一直都没有四肢抽搐、口吐白沫、口眼歪斜等症状,使得家人和亲戚朋友误认为是夏天“中暑”所致,所以,每次发病都以“掐人中穴、刮痧、手脚按摩”等传统方法处理,半个小时左右症状会逐渐好转。
但这些症状却反复发作,有时在家里出现,有时大庭广众之下发作,使她痛苦万分,而民间的传统观念认为就是中暑或是“痧症”,所以,医院做进一步检查。
林细康主任医师接诊时发现,王女士面容憔悴、无精打采,除血压低(90/60mmHg)外,身体检查并未发现其它异常,为明确诊断,他对患者的立卧位血压进行了对比,最后发现王女士得了体位性低血压。
林医生提醒:
当发现患者晕厥或出现晕厥先兆时,应立即扶住患者,助其平卧,以防跌倒受伤。随后,尽快将病人抬放到空气流通处,或将头放低,松解衣领,一般病人可很快苏醒。对发作时间较长而神志持续不清的病人,医院救治。
什么是体位性低血压?
体位性低血压又叫直立性低血压,也有称直立性脱虚,是由于体位改变,如在平卧、下蹲时突然站起或长时间站立时,收缩压突然下降超过20mmHg和/或舒张压下降超过10mmHg,并伴有明显的头晕、视物模糊、全身无力、站立不稳、心率异常和心绞痛,严重者还会导致神志不清、大小便失禁等。
体位性低血压患者老年人多发,也可见于体弱的女性、慢性营养不良及糖尿病患者。炎热的夏季,全身血管都处于扩张状态,加之汗多水分丧失大,血压往往偏低。因此,患有糖尿病、高血压、慢性营养不良等慢性病的患者及体质虚弱的女性,更应警惕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医院进一步检查治疗。
体位性低血压的危害
体位性低血压危害大,如果患者长期处于低血压状态,可引起脑、心、肾等重要器官缺血、缺氧,导致脏器功能快速减退。轻者出现头晕、心悸、浑身无力、情绪低落等症状,严重者可能导致心肌缺血、心肌梗死、脑梗死和老年性痴呆、晕厥、跌倒等事件的发生。世界卫生组织将体位性低血压叫做“威胁老年人健康的隐形杀手”。
如何发现体位性低血压?
要诊断体位性低血压,必须检测立卧位血压,不能单纯测量站立位血压或者卧位血压,而应按顺序测量卧位和立位血压,并进行对比。
具体测量方法如下:
1.被测量者安静平躺5~15分钟。
2.测量平躺状态下的血压,即“卧位血压值”。
3.不要松开血压计的袖带,站起,在3分钟内测量出站立时的血压,即“立位血压值”。
4.将两次测量出的血压进行对比,站立后收缩压即“高压”下降20mmHg以上,或舒张压即“低压”下降10mmHg以上,可以考虑体位性低血压,但最终诊断应由医生确定。
延伸阅读
如何防治直立性低血压?
一、改变生活方式
1、避免体位快速变动,起床时要做到“3个3分钟”:先在床上躺3分钟;再在床上坐3分钟;再把双脚放到床下,在床沿上坐3分钟,然后再双脚落地,走路。
2、坚持适当的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平时应根据自己的身体耐力制订锻炼计划,坚持运动,并保证充分的睡眠时间,在起床1h后或进餐2h后再进行适当运动。
3.避免接触热环境(如桑拿浴、泡澡等),避免用过热的水洗澡或泡脚,建议温水淋浴。
4.抬高床头10-20度有助于改善直立性低血压。
5.症状明显者,可穿弹力长袜,束紧身腰带。
二、调整饮食
1、合理饮食,补足营养:宜进食高营养、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保证热量供应,对体质瘦弱者,鼓励多补充蛋白质。进餐七、八分饱,进餐后不宜立即起立和从事体力活动。
2、保证每日饮用足够的水,每日应饮水1.5-2升,快速饮水0.5L可在5-15分钟内快速升高血压。应避免饮用过热的水。活动后出汗较多时,注意盐和水的补充。
3、酌情选择适当的高钠饮食(不适用于高血压患者),食盐每日需摄入6-10克。
三、药物治疗
尽管通过生活方式和饮食等的改变对体位性低血压有一定程度的帮助,但大部分患者还是需要抗低血压药物治疗。目前应用于体位性低血压的药有屈昔多巴、米多君、氟氢可的松和吡啶斯的明等,但它们的应用还有很多争议,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和应用。对少数轻症患者,也可试用中药补中益气丸、生脉饮治疗。
文字整理
五味子
图文编辑
菟丝子
精彩导读
天热心烦躁不想运动咋办?超简单强心健肺操,坐着就能练~
今日立秋
凉风已起,滋阴润燥健脾胃
推荐指数:★★★★★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