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来袭防身体中暑也要防情绪中暑

高温天气,人们的脾气就会大得不得了,一点小摩擦,就有可能引起大干戈,这就是“情绪中暑”。(资料图片)

天山网讯(记者庞雪芳报道)35℃+的高温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了,在“高烧”不退的天气里,往往容易引起中暑、消化道疾病等“高温疾病”。

7月21日,记者医院了解到,目前虽然还没集中出现大批中暑病人,但由高温引起的感冒咳嗽、腹泻、老年慢性病患者有所增多。

医院“高温病”患者明显增多

高温持续了一段时间了,而且依旧没有要走的趋势,高温引起的“高温病”患者呈上升趋势,医院的夜间急诊患者也在倍增。

7月21日,医院急诊科了解到,连日来医院急诊病人、住院患者持续增多。其中腹泻、高热、中暑等“高温病”成为急诊室的常见病。

医院急救中心副主任医师张新军介绍说,从7月20日19时至21日9时30分,夜间急诊共接待了75名患者,比平时增加两成,多是因为高温引起的呼吸道疾病、胃肠道疾病以及心脑血管疾病。

兰医院急诊科主任沈开金说,近三天,由于高温而造成的患者突然增多,急诊科及重症监护室已经收治了15例左右,主要是热射病及心脑血管疾病。

医院,因“高温病”入院的患者也在增加。“平日夜间急诊量十多人,这几天骤增到三四十人。”医院急诊科主任张晓谊说,高温天气以来,急诊科接诊的因心脑血管猝死的老年患者增加。由于高温,本身体弱多病以及有基础性疾病的老人,均出现了病情复发或者是病情进一步加重。而年轻人多是在户外徒步或者锻炼诱发的中暑等身体不适。

张晓谊建议,由于早晨的气温也比较高,老年人应尽量减少外出和晨练,应保持家里的通风程度,加强液体的补充,可以喝凉开水、绿茶、绿豆汤、白开水等,不建议喝红茶和普洱茶,在外置放了两三个小时的食物要注意入口,容易引发胃肠道。此外,年轻人要减少徒步,减少外出玩耍、锻炼等。

“一旦身边有人发生中暑现象,在救护车没到的情况下,首先要立即把患者移动到阴凉通风的地方。随后要立马用湿毛巾、矿泉水给患者局部降温,擦拭额头、腋下、颈前颈后进行降温,体表面积下降温”张晓谊说。

高温驾到照顾好“情绪”

和身体中暑一样,在心理上的“情绪中暑”同样会出现乏力,打不起精神的状况。医院急诊科主任刘宏宇说,当自己觉得烦躁时,要学会深呼吸,达到放慢心跳及身体机能的效果,暂时放下手中的事,一点点地化解浮躁的情绪。

“炎热天气,还应预防热射病、腹泻、心血管疾病。”刘宏宇说,热射病是在高温高湿天气下,人的皮肤散热功能下降,体内热量不能散发,引起肌肉温度升高继而影响全身各器官组织的功能,出现局部痉挛、发热、口干、咳嗽、哮喘、呼吸困难、血压升高甚至呼吸衰竭。这时候需要避免强光直射,注意多饮水、多吃新鲜水果蔬菜。

刘宏宇提示,老年人应居住在向阳的房间,因为阴面房间散热不好,更易引发疾病,阳面房屋可打开窗户拉上窗帘保持通风。此外,人们应尽可能避免在下午等高温时段外出,应该采取一些防护措施,如防晒遮阳、多喝淡盐水、多休息且尽量保持生活规律。

“家庭可常备藿香正气水、仁丹等防暑药品。一旦出现晕厥、抽搐等严重中暑症状,应将患者及时转移至阴凉处并及时送医,医院,在送医途中可用冰镇矿泉水冷敷颈部、腋下等部位做物理降温。”刘宏宇说,高温天气,要注意避开中午前后的时间段外出,不宜直接暴露在太阳底下。对于在露天或高温环境下工作者,须加强通风降温设施,合理调整工休时间,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疲劳。

记者了解发现,高温天气,各大医医院就诊的人数大大增加,且集中在夜间。医院感染科副主任杨晓筠说,炎热的夏季,很多人贪图凉爽嗜凉食、冰啤酒等,常常会引起急性胃肠炎。若出现腹泻现象,患者切勿因口渴而大量喝白开水,应喝糖盐水补充身体能量。

此外,高温天气人体易大量出汗,导致血粘度增高,而诱发心血管意外情况发生。医院心内科副主任王永志提示,应注意避开过高气温时段驾车外出,驾车期间,应适当饮水。同时,对患有心血管疾病患者(尤其是冠心病患者),一定要在病情稳定的情况下外出,避免过度情绪波动,并且要携带及按时服用治疗药品。

朋友圈说“入伏天养生要喝热水”

专家解答:凉水也是可以喝的

进入伏天,不少市民







































湖南治疗白癜风医院
中科医院专家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qopn.com//zcmbzl/106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