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看皮炎的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hl/210611/9052592.html
今天入伏
一大早上
拉开窗帘的小编
和温(zhi)暖(re)的阳光来了一个亲密的接触
这天真是热~
并且从今天开始
将开启长达40天的伏天马拉松
今日入伏火力全开
今天早上,武汉中心气象台发布高温橙色预警信号:预计今天白天,十堰、襄阳、宜昌、荆州、孝感、武汉、黄冈、鄂州、黄石、咸宁最高气温将升至37℃以上,请注意防范!
周二起三天湖北省高温稳定在36℃-39℃
出门5分钟,流汗2小时
不少网友调侃伏天马拉松一开跑,就来了个下马威!从目前预报来看,直至本周末,湖北都将被晴热高温笼罩,武汉可能出现连续7天的高温天气。
So小编的内心是
奥买噶!
热不仅仅是今天的事儿
明天后天大后天都是热情似火的艳阳天
不光是咱们湖北省,根据气象预报,未来一周,黄淮、江淮、江南、四川盆地东部等地的部分地区将持续出现35℃以上的高温天气。
真的是同一片天空
同一个太阳
同一种烧烤模式
持续高温预防中暑很必要
连日高温,中暑病人也逐渐增多了,多数表现为四肢酸痛、全身乏力、脱水、抽搐、呕吐,病情严重时可出现休克,多脏器功能不全等症状。
几天前,35岁的黄女士在武汉市汉正街附近逛街,一连逛了数小时,随后她出现心慌呕吐等症状,在朋友的陪同医院急诊科,接诊的医生诊断,她是由于在高温的户外活动时间过长导致的轻微中暑,经过及时补充电解质、降温等治疗,目前,黄女士已经好转出院。
无独有偶,41岁的刘先生目前在武汉市江汉区一家酒店担任厨师工作,这几天酒店一直生意很红火,吃饭的人很多,前日他从中午之后就没怎么休息,虽然后厨开了空调,但他离煤气灶比较近,还是感觉比较闷热,他也并没有太在意。直到晚上下班,才感觉自己头晕无力,全身使不上劲,赶紧医院,他在急诊就诊的时候,体温已经高达39.6℃,经过积极治疗之后情况好转。
同样出现中暑的还有36岁的农民工曾师傅,前日他从早上7点便和工友们一起在工地露天作业,中午休息一会儿后,下午又工作了几小时,此后便感觉自己全身乏力、恶心呕吐、全身发麻,人也站不稳,医院,检查发现他已中暑,体内严重缺水,血液浓度较高,经治疗,曾师傅已无大碍。
医生提醒,夏季高温尽量避免大中午在外工作或逛街等,也不要长时间暴露在户外。若需长时间暴露在户外或在室外进行体力活动,一定要做好防晒防护,多补充水分。一旦发现有人中暑,应将其抬到阴凉通风处躺下休息,解开中暑者衣扣散热,用冷水毛巾敷在中暑者头部和颈部。饮用一些含盐分的清凉饮料,可以缓解症状,如情况严重者,医院治疗。
气象部门提醒:老人、孕妇、有慢性病以及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应尽可能减少外出活动;高温条件下作业的人员应当缩短连续工作时间。
中暑后如何急救?
搬移:迅速将患者抬到通风、阴凉、甘爽的地方,使其平卧并解开衣扣,松开或脱去衣服。
降温:用凉的湿毛巾敷前额和躯干,吹电风扇,促其降温。喝清凉的饮料及盐水(每毫升加盐0.9克)。快速降温是治疗关键。降温目标:使核心体温在10-40min内迅速降至39℃以下,2h降至38.5℃以下。
促醒:病人若已失去知觉,可指掐人中、合谷等穴,使其苏醒。若呼吸停止,应立即实施人工呼吸。
转送:重症中暑病人,医院诊治。搬运病人时,应用担架运送,不可使患者步行。
如何预防中暑?
衣着:外出时穿衣服尽量选用棉、麻、丝类的织物,应少穿化纤品类服装,切忌为了显露身材穿着过于紧身、不透风的衣裤,以免大量出汗时不能及时散热,引起中暑。
饮食:可吃含水量较高的蔬菜和新鲜水果,如生菜、丝瓜、冬瓜、黄瓜、西红柿、桃子、西瓜、杨梅、梨等,用来补充机体丢失的水分。另外,饮用乳制品、果汁等亦是较好的选择,既能补水,又能满足营养之需。切忌为图口爽而贪凉饮冷。
休息:夏天日长夜短,气温较高,人体新陈代谢旺盛,消耗增大,容易感到疲劳。保持充足的睡眠也是预防中暑的措施。最佳就寝时间是22时至23时,最佳起床时间是5时30分至6时30分。睡眠时注意不要躺在空调的出风口和电风扇下,以免患上空调病和热伤风。
出行:夏日出门前记得要备好防晒用具,最好不要在上午10点至下午4点时在烈日下行走,因为这个时间段的阳光最强烈,发生中暑的可能性是平时的10倍!
如此时必须外出,就一定要做好防护工作,如打遮阳伞、戴遮阳帽、戴太阳镜,有条件的最好涂抹防晒霜;备足水和饮料。此外,出行前备上十滴水、藿香正气水、风油精等防暑降温药品十分必要,以防应急之用。
这些高温保障制度要知道
根据年人社部等多部门联合下发的《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在高温天气期间,用人单位应按照下列规定:
1.日最高气温达到40℃以上,应当停止当日室外露天作业;
2.日最高气温达到37℃以上、40℃以下时,用人单位全天安排劳动者室外露天作业时间累计不得超过6小时,连续作业时间不得超过国家规定,且在气温最高时段3小时内不得安排室外露天作业;
3.日最高气温达到35℃以上、37℃以下时,用人单位应当采取换班轮休等方式,缩短劳动者连续作业时间,并且不得安排室外露天作业劳动者加班。
根据上述《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在高温天气来临之前,用人单位应当对高温天气作业的劳动者进行健康检查,对患有心、肺、脑血管性疾病、肺结核、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及其他身体状况不适合高温作业环境的劳动者,应当调整作业岗位。职业健康检查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
用人单位不得安排怀孕女职工和未成年工在35℃以上的高温天气期间从事室外露天作业,以及在33℃以上的工作场所作业。
用人单位应当向高温下的劳动者发放高温津贴,并纳入工资总额。
各位,准备好迎接超长伏天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