狙虎现场成都热力爆表中暑和热射病

去哪里治疗白癜风最好 https://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封面新闻记者周家夷宁芝

自7月进入三伏天以来,中国多地提前开启高温“炙烤模式”,尤其是立秋以后,“秋老虎”肆虐,多个城市出现连续40℃以上的高温天气,成都更是刷新历史最热纪录。封面新闻记者现场采访发现,近期,成都因高温引起中暑或热射病的案例呈现攀升趋势。

现场:末伏第一天,医院接诊5例热射病,2死3重症

医院急诊科副主任曾祥金告诉封面新闻记者,8月1日到15日,医院犀浦院区急诊科共收治中暑14人,其中有两人是热痉挛,已经出现肢体抽搐,有一人是热衰竭,这三人,有一人为18岁,两人为30余岁,均是在户外高温环境下发病,均经急诊检查、治疗后恢复转离院。

8月15日中午,记者在犀浦院区急诊科看到,该科仅一上午就接诊了5名重度中暑患者,其中一人在医生到达前已去世,医院后很快去世,另外3人陷入深度昏迷,仍在重症病房抢救。

成都医院急诊科医生透露,这5名热射病患者中,有3名是在户外高温环境下工作、2名是在家中非空调环境中发病,他们的共同特点是突然发病、病情进展极快、体温高到超出体温表上限(42摄氏度)。随着一阵救护车声响起,医护人员从车下抬下一名热射病患者,据了解,该患者男,50余岁,是一名搬运工人,在大卡车的密闭车厢里搬米袋时,突发昏迷,到达时患者已意识完全丧失,体温42℃以上(体温表爆表)。经气管插管,心肺复苏等抢救后,医院重症监护室。”

医院急诊科医生宋睿表示,立秋以来,每天都会接诊中暑患者,有的症状比较隐匿,多发生在体质虚弱的人身上,伴随着其他基础性疾病出现。

而成医院·医院急诊科医生张俊则说,8月14日就接诊了两名中暑患者,都是因为晕倒被路人发现,一个是工地上的工人,是热痉挛,一个是环卫工人,是热射病,生存希望渺茫。

8月13日,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一名高龄热射病患者;患者女,84岁,因高温天气外出时晕倒,昏迷不醒,送入院时重症医学科时测得体温41.5℃,全身皮肤灼热,触之滚烫,患者既往身体状况可,考虑为热射病。

该院重症医学科接诊后,立即给予了积极的降体温处理,将病人转移到通风良好的病房,脱去外衣,给予冰毯、冰帽、冰袋创造低温环境,空调制冷调节室内温度;同时快速液体复苏,安置胃管鼻饲凉开水,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稳定患者生命体征,每半小时监测患者体温。经治疗,目前患者体温正常,神志清楚,生命体征平稳。

▲医院(犀浦院区)抢救中暑病人

防暑狙“虎”:减少户外运动,环境阴凉通风

医院急诊科主任章晓红介绍,该院近期也有2名患者因高温天气入院,“其中一医院时已经陷入了昏迷,并且整个人在抽搐,体温已经达到了40℃,身上没有汗水,体内各个脏器都有受损,皮肤上还伴有大大小小的瘀斑瘀点,脑功能也存在损伤。”据悉,这位患者是一名快递员,因为在高温天气下持续工作而中暑。最开始的先发症状是体温升高,并伴有大量出汗,但并未及时降温,医院。经过医生的诊断,这位患者的凝血功能出现障碍,肾功能,心功能衰竭,被判定为热射病。医生在第一时间使用冰毯、冰帽、冰盐水的方法为患者降温,并配合呼吸机,经过后续治疗后,患者已经明显好转出院。

章晓红医生介绍:“判断中暑时人体大概有三个表现。第一是核心体温持续上升到38.5℃及以上,如果体温到了40℃以上,则会对身体产生极大的危险。此时可以通过多次使用温度计测量体温来进行判断。第二,皮肤干燥,无汗水。第三,中暑时可能会出现脑功能损伤,具体表现为头晕,呕吐,肌肉痛,抽搐等症状。”

由于中暑常发生在温度高、湿度大、透风性差的环境下,章晓红医生提醒大家在天气炎热的季节里,应该适当减少户外运动,尽量待在阴凉通风的环境下。及时补充水分。同时可以通过查看手机上天气预警来适当安排当天的户外活动。“当身体出现中暑的症状时,首先应该立即离开高温高湿度的环境,转移到阴凉的区域,并停止高强度的运动。第二要迅速给身体进行降温,可以采取扇风,冰敷等方法。当出现严重医院就医。”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qopn.com//zcmbwh/9513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