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峡黄河岸边有个宜居的美丽家园,太漂

秋末冬初时节,

宁夏新闻网记者沿黄河岸边一路行走,

重新感知母亲河的温度,

见证黄河岸边百姓生活的巨大变迁,

捕捉那些寻常生活中的幸福。

今天我们要带你去哪?

先来扫码看VR全景!

青铜峡大坝镇中庄新村

  刚刚立冬的黄河青铜峡段滨河大道,芦苇随风飘舞,黄河湿地被金黄色包裹,仿佛一个油画调色盘。

  11月14日,宁夏新闻网记者一行沿黄河岸边行走,在滨河大道景观道边看到一片规划整齐的村落,红砖砌成的二层洋房格外显眼。

  据了解,这些洋房位于青铜峡市大坝镇中庄金岸湖畔新村,年建设,全村有近户,户型分为三种面积。

  走进村庄,每家都有一个大院子,两三个老人正在给院子里的果树淌冬水,一家红旗飘摇的住户吸引了记者的注意。住户郭晓东带着孩子在木制凉亭下玩耍,他告诉记者,他从小就在这个地方居住,这里四季风景各不相同,立冬时节会觉得荒凉,但春夏还是非常宜人的。现在很多住户回城里过冬了,到春季就回来开垦小院,种花种菜。

  对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的理解,郭晓东最有感悟。

  他说,“原来这里是河道,属于平原地形,河流的支流多分布于此,随着季节变换会发生洪水。如今这里修建了水利枢纽,河道固定了,再也不用担心这些问题了。如今,大力推行‘河长制’‘湖长制’,环境越来越好了,在秋季可以看到很多鸟类在湖边栖息。”

  “我们这个村子目前已有户住户,配有专门的物业公司和保洁公司,村庄环境优美了,有来自银川市的居民春夏季在此度假,也有周边村镇居民在此养老居住。”大坝镇中庄村干部崔新花介绍。(记者王莹祁瀛涛杨泠然)

航拍青铜峡大坝镇中庄村

  秋末时分,碧蓝的天空下,位于黄河岸边的宁夏吴忠青铜峡大坝镇中庄村一幢幢规划有序的民居格外漂亮。据了解,多年以前,这里还是一片河滩地,经常被黄河水淹没,随着青铜峡黄河水利枢纽的建设,这里逐渐变成一片宜居的美丽家园。 宁夏新闻网记者 祁瀛涛 王莹 杨泠然 文/图/视频

请向←滑动

快来看今日的投稿故事!

追忆宁夏水利“活字典”

  

  年,我刚来新单位工作不久,正值自治区成立40周年,也适逢宁夏日报刊登人民治黄50周年征文,初来乍到的我想到要去采访宁夏水利“活字典”吴尚贤老先生。

  吴老先生在水利界德高望重,是老一辈学水利的名牌大学生,在水利厅担任副厅长之后担任自治区政协副主席。在水利上,他最有发言权,他治学严谨,通古知今,博学多才,光明磊落,对黄河特别是宁夏水利知细入微。

  当时,我壮着胆拟好采访提纲,去采访这个老前辈,路上无数次打起退堂鼓,但又不想放弃这个选题。我壮了胆子,在自治区政协登记室说明来意,没想到意外获准。

  第一次见吴老先生,他身体瘦削却很精神,声音沙哑却很洪亮,态度和蔼可亲。他招呼我坐下,问了我一些工作和经历,就转入正题。这位水利权威专家解读水利,剖析水利,讲述水利,使我顿时觉得才疏学浅。

  3天后,我写的征文如期见报,刊登在宁夏日报第二版头条。此后不久,吴老先生看到后还专门写信给我,对文中的个别词语做了详尽指导,后来该文还被评为二等奖。

  此后的日子里,我有幸在灌区防渗防盐渍化和大柳树水利枢纽工程前期工作中,再次见到吴老先生。他为黄河宁夏段治理,为宁夏水利发展,为灌区灌溉和山区抗旱、人畜饮水所做出的杰出贡献将永远为世人铭记称颂。(作者张恭)

  欢迎您向我们讲述关于黄河、关于家乡、关于幸福生活和时代变迁的故事,您也可以将家乡的故事和老照片发送至邮箱:

qq.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qopn.com//zcmbwh/9361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