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告别了缠绵的梅雨季节,随即,晴热高温天气组团来袭,大部地区最高气温可达35—37℃,局部地区37℃以上。据了解,每年都有因为高温导致中暑身亡的事情发生,高温作业中暑的人数占据大部分。今天我们就来谈谈如何防止中暑及中暑的急救知识。
什么是中暑呢?
中暑定义在炎热的夏季或初秋,高温、高湿、强烈辐射天气可造成人体的体温调节、水盐代谢、循环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等出现一系列生理功能改变,一旦机体无法适应,引起正常生理功能紊乱,则可能造成体温异常升高,从而导致中暑。
中暑症状中暑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重症中暑。
1、先兆中暑、轻症中暑者口渴、食欲不振、头痛、头昏、多汗、疲乏、虚弱,恶心及呕吐,心悸、脸色干红或苍白,注意力涣散、动作不协调,体温正常或升高等。
2、重症中暑包括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1)热痉挛:肌肉痉挛可能与严重体钠缺失(大量出汗和饮用低张液体)和过度通气有关。热痉挛也可为热射病的早期表现。(2)热衰竭:其征象为:大汗、极度口渴、乏力、头痛、恶心呕吐,体温高,可有明显脱水征如心动过速、直立性低血压或晕厥,无明显中枢神经系统损伤表现。(3)热射病:其征象为:高热(直肠温度≥41℃)、皮肤干燥(早期可以湿润),意识模糊、惊厥、甚至无反应,周围循环衰竭或休克。
易感群体老年人、婴幼儿、儿童、心血管疾病患者、精神疾病患者及慢性病患者最易中暑。
中暑后怎么办呢?
轻症中暑专家告诉大家,发现自己和其他人有先兆中暑和轻症中暑表现时,首先要做的是迅速撤离引起中暑的高温环境,选择阴凉通风的地方休息,并多饮用一些含盐分的清凉饮料,还可以在额部、颞部涂抹清凉油、风油精等,或服用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等中药。如果出现血压降低、虚脱时,应立即平卧,医院静脉滴注盐水。
重症中暑对于重症中暑,除了立即把中暑者从高温环境中转移至阴凉通风处外,还医院,同时采取综合措施进行救治。医院,应将病人脱离高温环境,用湿床单或湿衣服包裹病人并给强力风扇,以增加蒸发散热。在等待转运期间,可将病人浸泡于湖泊或河流中,或用冰冷却;若病人出现发抖,应减缓冷却过程。
如何预防中暑呢?1、保证充足睡眠夏天日长夜短,加之气温高、人体代谢较快,很容易造成睡眠不足,从而造成精神萎靡,容易诱发中暑。不仅晚上要睡好休息好,而且适当的午睡不仅可以避开高温还可以养足精神,使大脑和身体各系统都得到放松,既利于工作和学习,也是预防中暑的好措施。
2、适当饮水补充水分高温酷暑的夏天,不论运动量大小都要及时补充水分;千万不要等口渴时才饮水,因为口渴表示身体已经缺水了。
小贴士:对于某些需要限制液体摄入量的病人,高温时的饮水量应遵医嘱。
3、补充盐分和矿物质对于暴露在烈日下的工作人员,由于汗液的大量排出,可以通过饮用盐开水或含有补充含有钾、镁等微量元素的运动型饮料补充盐分和矿物质。
小贴士:不用为了贪图一时凉快而饮用冰冻饮料,以免造成胃部痉挛;酒精性饮料和高糖分饮料会使人体失去更多水分,在高温时不宜饮用。
4、健康饮食夏天为预防中暑,也应注意饮食,多吃清淡的食物,少吃高油高脂食物,减少人体热量摄入。适量饮用降温饮品,如凉绿豆汤、凉山楂汁、凉金银花、凉的菊花茶、西瓜、黄瓜、西红柿等。
5、合适穿着外出时不要穿太厚太紧的衣服,也不要穿化纤品类服装,以免不能及时排汗散热,多穿棉、麻、丝类宜排汗的衣物,宜选质地轻薄、宽松和浅色的衣物(如白色、灰色等)。
小贴士:如果你的衣服被汗水浸湿了,应尽快脱下换上干净的衣衫;以免汗水中的盐分风干后,影响衣服的透气度。
6、随身携带防暑药品夏天出行应尽量避开中午前后时段,出发前备好太阳帽、遮阳伞、墨镜防晒霜等防晒用具;另需备上充足的水,有条件可以随身带点风油精、藿香正气水、人丹等防暑药物。
7、室内避暑适度降温高温酷暑,要尽可能待在家中避免外出,在家中要通过空调、电扇来降温。如果气温达到35摄氏度以上,电扇已无助于调节人体的热平衡,则可通过洗冷水澡或开空调等通过物理方式来进行人体降温。
小贴士;遇上停电可以去商场或图书馆等公共场所避暑。
8、驾车出行注意控温如高温时驾车出行应注意车内温度,不要为了省油而不开空调,离开停车场时切勿将儿童和宠物留在车内。
9、特殊人群防暑降温夏天高温季节,对于老年人、孕妇、有慢(xing)疾病的人,特别是有心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在高温季节要不仅要尽可能地减少外出而且要给予特别鐢叉哀娌欐灄婧舵恫鍙互娌荤枟鐧界櫆椋?鍖椾含娌荤枟鐧界櫆椋庡尰闄㈠摢閲屽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