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河青爱健康」
8月7日
我们迎来了秋天的第一个节气
但是立秋不等于入秋
闷热依然会对我们不依不饶
明后两天
闷热感依然不下线
大部地区的最高气温多在30℃附近
如果不做好防暑降温措施
稍不注意可能就会中暑
甚至还有人因此住进ICU
近日
在货运中心工作的小谭(化名)
就经历了惊心动魄的一幕
……
事发石家庄!小伙中暑被送进ICU急救
小谭从早上7点就开始做搬运,车间里空气不流通,温度湿度都比外面大。午饭后他喝了两支藿香正气水后,便又开始了下午的工作。下午4点30分,他腿肚子抽筋,但觉得自己年轻力壮,没太在意。十分钟后,他抽搐明显、头晕呕吐、面色苍白、全身大汗。工友见此情况,赶紧拨打了,5分钟后便将小谭送到医院医院急诊科。
急诊科的医务人员诊断其是重症中暑。由于化验指标显示已经出现电解质紊乱、肝肾功能的损害,急诊治疗后将其转到重症医学科(ICU)治疗。ICU医生立即给予肝功能、肾功能等多脏器的支持治疗。所幸就医及时,小谭才逐渐康复,没有留下后遗症。
医生们进行会诊
这些人群容易中招
在炎热的夏季,中暑的情况时有发生。河北医大一院医院副院长,急诊科、重症医学科主任游道锋表示:中暑是指人体在高温环境下,以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血管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热损伤性疾病。它是一种威胁生命的急症,可因中枢神经系统和循环功能障碍导致死亡、永久性脑损害或肾衰竭。
游道锋介绍说,临床上依照症状轻、重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
●婴幼儿、65岁以上的老年人、超重或有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的人群更易发生中暑。
●高温天气进行剧烈活动(比如体育运动、军事训练、户外活动等)的人群,即使年轻健康的人也有可能中暑。
●其他情况如饥饿、饮酒、水土不服、甲亢、帕金森等疾病都是重症中暑诱发原因。
身体出现这些症状要当心
先兆中暑早期出现头痛、头晕、口渴、多汗、心悸、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如果此时脱离高温环境、积极降温、通风,补充淡盐水和葡萄糖、藿香正气、十滴水等清热降暑的药物可缓解症状。
如果未给予重视,后续会发展到轻症中暑,体温升高到38℃以上,出现面色潮红、大量出汗、皮肤灼热等,甚至面色苍白、皮肤四肢湿冷、血压下降、脉搏增快等虚脱表现。医院进行有效处理,可于数小时内恢复。如果未及时救治,就会发展到重症中暑,神志出现异常、四肢抽搐,尤其是小腿部的肌肉最为明显,体温升高达41℃以上,或大小便失禁等。这时候已经发生了肾功能、肝功能、凝血功能的损害,死亡率极高。
中暑后要记住这些,关键时刻能救命
发现自己和其他人有中暑表现时,首先要迅速撤离引起中暑的高温环境,选择阴凉通风的地方休息,并多饮用一些含盐分的清凉饮料。还可以在额部、太阳穴涂抹清凉油、风油精等或服用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等中药。
如果出现血压降低、虚脱时应立即平卧,医院静脉滴注盐水。
对于重症中暑者,除了上面说的这些,还医院,同时采取综合措施进行救治。
预防中暑,这6招快学起来
出行躲避烈日
夏日出门,记得要备好防晒用具,如打遮阳伞、戴遮阳帽、戴太阳镜,有条件的最好涂抹防晒霜,准备充足的水和饮料。
最好不要在10点至16点时在烈日下行走,因为这个时间段的阳光最强烈,发生中暑的可能性是平时的10倍。
室内要注意这些
保持室内通风,降低室温,室内起码要有空调、电扇通风降温设备或者在地面洒水。
别在外面待太久
高温下,工作时间不宜过久,每天尽量不要超过8小时。
别等口渴再喝水
千万别等口渴了才喝水,每天喝1.5至2升水,出汗较多时可适当补充一些盐水。
这些可以多吃点
生菜、黄瓜、西红柿、桃子、杏、西瓜、甜瓜可以多吃点。另外,乳制品既能补水,又能满足身体的营养之需。
保持充足睡眠
充足的睡眠,也是预防中暑的措施。最佳就寝时间是22时至23时,最佳起床时间是5时30分至6时30分。
睡觉时注意不要躺在空调的出风口和电风扇下,以免患上空调病和热伤风。
温馨提醒
高温天气下要合理安排休息
尽量避免11:00—15:00
长时间在户外活动
外出携带要防暑工具
年老体弱人群外出要有家人陪同
适当午睡
出汗多时
可及时补充淡盐水、绿豆汤等
文/河北青年报记者王珊,部分内容来源健康河北官微
编辑/夏惠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