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警在救助受伤老人。通讯员余去非/摄
茂名日报记者陈牧云
通讯员余去非
近日,高州市荷花镇一位八旬老人因中暑倒地受伤,鲜血直流,而当地群众和民警及时合力救助,没有出现“不敢扶”的事件,再一次传递了爱心接力正能量。
连日来,全市各地出现高温天气。事发当天中午,烈日炎炎,荷花镇一位赶集的老人突然晕倒在地,令赶集的村民感到十分意外。“哎呀!怎么回事?”“该不会是中暑了吧!”“老伯受伤流血了……”当地群众立即打电话报警求助。
闻讯快速赶到现场的荷花派出所民警,看到老人头部左侧流血,精神不太好,马上通知当地卫生院。据老人反映,他已80岁高龄,是出来赶集的,但因中午天气太热,加上年纪大了,出现头晕,一不小心就摔倒在地,磕伤了头部。
民警立刻帮其解开上衣,并对老人进行了简单的止血,待卫生院的救护人员赶到现场,众人便合力把伤者送上救护车。接到民警通知才赶到卫生院的老人家属,对民警和村民的救助表示感谢!
医院专家支招防中暑
中暑不只与高温有关
茂名日报记者刘美华
受副热带高压影响,连日来我市艳阳高照,天气持续走高。急诊科医生提醒:高温炎热天气谨防中暑,不但要避免太阳当头暴晒及高温作业,还要小心高湿、密闭、不通风的环境。
中暑不只与高温有关
医院急救中心医生介绍,夏日里如果长时间在高温环境下工作或活动,容易使身体体温调节功能出现障碍,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和神经系统功能受到损害,这就是所谓的“中暑”。中暑患者一般会出现体温上升、心跳加速、虚脱、肌肉松软、恶心等症状,严重者会呕吐、瞳孔放大,甚至丧失意识。该医生表示,酷暑当头,直接在太阳下暴晒,经受高温炙烤,是引起中暑的一个重要原因,但除此之外,很多人其实忽视了另外两个因素———高湿和不通风。
中暑表现分为三类
专家指出,按病情的程度和表现特点,中暑一般可分为三类。一是先兆中暑,表现为口渴、头晕、耳鸣、胸闷、心悸、四肢无力等症状。出汗但不多,体温可略有升高,发热可能在37.5℃左右。如能及时离开高热环境,经短时间休息后症状即可消失。 二是轻度中暑,既有先兆中暑症状,同时又表现为面色发红、皮肤灼热等现象,并伴有恶心、呕吐、大量出汗、皮肤湿冷、血压下降等症状。发热往往达38.5℃。轻度中暑者经治疗后,一般4-5小时内可恢复正常。三是重度中暑,大多数情况是在高温环境中突然昏迷。此前常有头痛、麻木与刺痛、眩晕、烦躁或精神错乱、肢体抽搐等,皮肤灼热而绯红,体温常在40℃以上。
重度中暑禁服任何食物或水
市急救中心医生提醒市民,一旦发生中暑,对于先兆中暑和轻症中暑,可立即将患者转移到阴凉通风的环境,可使用电扇或空调;口服淡盐水或含盐清凉饮料,可使用一些中成药,如风油精、藿香正气水、人丹、十滴水等,休息后即可恢复。有循环功能紊乱者,必要时需输液治疗。对于重症中暑,医院进行输液降温治疗。需要注意的是中暑如出现昏迷症状,禁止口服任何食物或水,以防止窒息死亡;可保持侧卧位,防止呕吐窒息。
避免太阳当头暴晒
如何避免中暑发生呢?专家提醒首先市民要避免烈日下出行,出门带好遮阳用品,如太阳伞、太阳帽、墨镜等。带足充足的水和饮料;带好防暑降温药物,如人丹、十滴水等。老年人、孕妇、体弱者尽量减少高温外出。其次,尽量多喝水,不要等到口渴才喝。保持充足的饮食,以防低血糖的发生。保持充足的睡眠,以增加体力。
需要注意的是高温作业人群和老年人是中暑的高发人群。高温作业,应尽量在通风的环境中进行,感觉头晕、乏力、多汗,需立即休息;老年人出行应带好防暑降温用品和手机,感觉身体不适时,需立即与家人电话取得联系,以防意外情况发生。
天气炎热饮食要清淡
天气越来越热,温度上升对不少人的身体都带来了考验。专家提醒,夏季防暑,饮食也是需要北京看白癜风病哪个医院最好北京最好白癜风医院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