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高温,气候闷热,极易使建筑工程施工人员在施工中疲劳、身体不适,在室内外作业,尤其是高空作业时极易发生高处坠落伤害事故。高处作业安全事故伤害程度大、死亡率高、所涉及的行业和作业领域众多。高处作业对作业人员身体要求和职业素质要求较高,需要作业时高度集中精力,严格规范作业。高处作业事故最多的是人的坠落和物体打击,不仅对操作者本人,尤其对他人、周围财物的危害很大,一旦发生事故,后果往往较为严重,小编整理几点主要防范措施,欢迎大家在留言区补充!
提高安全意识,降低事故发生率,人人有责!
————高处作业安全防范措施————
1.高处作业之前,必须对作业过程中的风险危害因素进行辨识,制定相应的技术和管理措施,确定专项施工方案。
2.经常检查安全作业设施、设备,高处作业使用的材料和工具、设备应符合国家规定。
3.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不为赶工期随意加班加点,采取“做两头、歇中间”的方法或轮换作业的办法,避免高温日照曝晒、疲劳作业和防止职工中暑。同时应积极主动、热心关怀施工人员的身体,防止施工过程中因高温天气引发工人中暑和各类生产安全事故。配置仁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风油精等防暑降温药品。除紧急抢修外,可根据天气变化情况合理安排检修工作,避开高温时段,趁早晚较为凉爽的时间抓紧施工。
4.对职工进行防暑降温知识的宣传教育,使职工知道中暑症状。
5.作业场所周围、下方,应设置醒目警示标志,采取隔离措施。
6.专业高处作业人员属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合格,持证上岗。
7.从事高处作业人员禁止穿高跟鞋、硬底鞋、拖鞋等易滑鞋上岗,禁止酒后作业。
8.对作业人员应经常进行心理疏导,消除心理压力,及时发现高处作业不适应人员并调离岗位;患有高血压、器质性心脏病、癫痫病、美尼尔氏症等不适合高处作业的疾病或生理缺陷的人员禁止从事高处作业;定期对从事高处作业人员进行体格检查(应急作业时应进行体格检查),确保作业人员职业健康。
————高温季节防中暑注意事项————
1.凡患持久性高血压、贫血、肺气肿、肾脏病、心血管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者,一般不宜从事高温和高处作业工作;
2.避免独自一人在恶劣条件下作业;
3.露天和高温作业者应多喝茶水、绿豆汤和含盐浓度0.1~0.3%的清凉饮料,切忌暴饮,每次最好不超过毫升;
4.加强个人防护。选穿浅色衣服并根据作业需要配戴好各种防护用具,防止阳光曝晒。做好防晒措施。露天施工要避免阳光直射头部,避免皮肤直接吸收辐射热,带好舒适透气的安全帽、衣着宽松。
————中暑表现及其应急措施————
1.中暑症状的表现
(1)先兆中暑:在高温环境中劳动一段时间后,出现大量流汗、口渴、身体感到无力,注意力不能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一般情况下此时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但不会超过37.5°。
(2)轻症中暑:除有先兆中暑症状外,还可能出现头晕乏力,面色潮红,胸闷气短,皮肤灼热而干燥,体温上升到38.5°以上。此时如不及时救护,就会发生热晕厥或热虚脱。
(3)重症中暑:一般是因未及时和未适当处理出现的轻症中暑(病人),导致病情继续严重恶化,随之出现昏迷、痉挛或手脚抽搐。此时中暑病人皮肤往往干燥无汗,体温升至40°以上,若不赶紧急救,很可能危及生命安全。
2.发生中暑的应急措施
(1)有中暑先兆及轻症者:立即离开高温作业环境,到阴凉、安静、空气流通处休息,松解衣服,饮用清凉饮料(淡盐水或浓茶)。
(2)重症或高热型者需进行急救:
a.迅速降温,置病人于凉爽通风处,解开衣服;
b.可在病人头部、两腋下、腹股沟区等处放置冰袋;
c.用冰水、冷水、酒精擦身或喷淋。最终使体温降至38°左右,并防止温度复升;
d.按摩四肢,防止血液淤滞。
(3)中暑的人忌大量饮水,应该采取少量、多次饮水的方法,每次以不超过毫升为宜。切忌狂饮不止。因为,大量饮水不但会冲淡胃液,进而影响消化功能,还会引起反射排汗亢进。结果会造成体内的水分和盐分大量流失,严重者可以促使热痉挛的发生。
(4)热痉挛者除上述处理外,给予饮用含盐饮料,有条件的静滴~ml生理盐水。
(5)对病情严重的病人,要立即动用各种手段,医院。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