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东一产妇在坐月子期间因为中暑不治身亡。送医时,产妇体温高达40多度,心脏和肝脏都有不同程度损伤。家人解释,为坐好月子,家里不开风扇、空调,产妇穿着长袖长裤,还盖棉被子。入伏之后,我国大部分地区迎来连日晴热高温天气,上海今日也发布了今年首个高温红色预警,最高气温直冲40°C。酷暑之下,中暑现象时有发生,专家提醒——三伏天至,预防中暑迫在眉睫!
产妇坐月子时中暑身亡虽然是个例,但每到夏季,中暑事件并不少见。近日全国范围内迎来高温天气,中暑事件就时有报道。
——河南洛阳一外卖小哥顶着近40度的高温送餐中暑,在派出所前晕倒,经民警及时救治后,小哥转危为安。
——演员张桐在拍摄《西柏坡的回声》时,在片场中暑。有剧组工作人员在朋友圈爆出张桐拍戏现状称:连续高温拍摄,每天狂灌藿香正气水,还是不断的中暑,演员看似光鲜的外表下其实是个高危职业。
——连日来,重庆不断刷新今年夏天高温记录,已然进入“烧烤”模式。短短3天时间,重铁警方就救助了10多位中暑乘客,特别是气温较高的重庆北站、长寿北站、垫江站等接到此类求助较为集中。
预防中暑关键词:高温、户外、体弱中暑是指高温或烈日暴晒引起体温调节功能紊乱所致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以高热、皮肤干燥无汗及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为特征。
上海中医院急诊科主任、主任医师方邦江教授指出,近年来随着家庭及公共场所空调等降温设备的普及,中暑事件的发生总体而言有所减少。但这并不意味着市民就能对中暑“掉以轻心”,以下一些情况尤其需要重视做好防暑降温工作。
高温:指的是35摄氏度以上的气温。在高温环境中,无论是在户外暴晒还是在室内闷热、通风不畅的场所,如果没有足够的防暑降温措施,人体内积蓄的热量不能向外散发,可使体温调节发生障碍,如过多出汗,身体失去大量水分和盐分,很容易引起中暑。方教授同时提醒市民注意,有时气温虽未达到高温,但由于湿度较高(大于60%)和通风不良,同样可能导致中暑。
户外:在炎热的夏季,长期在户外,尤其是烈日暴晒的情况下,最容易发生中暑。比如建筑工人、环卫工、交警等需要在户外作业的人群,历年来都是中暑的高危人群。
近年来,随着“叫外卖”形式的普及,外卖送货员长时间在烈日下奔波,健康状况同样值得